概述:腹直肌位于腹白线(腹正中线)的两侧,被腹直肌鞘整个包裹在内。腹直肌有3v4个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黏着,而与腹直鞘后层不黏着,腱划处有血管。腹壁上动脉,是 胸廓内动脉的终支,在腹直肌鞘内沿腹直肌后面下降。腹壁下动脉,自髂外动脉发出,最后进入腹直肌鞘在腹直肌后面与腹壁上动脉吻合。腹直肌后的血管在某种因素(外力或腹压等)的作用下发生破裂 出血时,腱鞘内极易形成的血肿,此损伤称为腹直肌鞘内血肿。
临床表现:当咳嗽、呕吐或腹肌强力收缩后出现下腹呕吐,继而出现腹部包块,包块通常局限于一侧腹直肌肉,不越过中线,血液渗入肌肉内使肌肉变硬,成腊肠样肿块,可触到不能移动的触痛性肿块,腹肌收缩时仍可扪及。若血肿向下延伸超过Douglas半环线,积血可沿腹膜外组织扩散而引起下腹部腹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中性白细胞一般无变化。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侧位片可显示出腹直肌增宽的影像。 (2)B超或CT扫描:可发现肿块位于腹壁腹直肌内,密度偏低,界线清晰,与腹腔不相。 2.腹壁穿刺 不能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时,可行腹壁穿刺,局部吸出血样液体为本病最重要的诊断手段。
【预后】
高血压 | 出血 | 咳嗽
| 空腹时腹部有振水声者 |阔韧带内形成血肿 |下腹剧痛并渐向腹中线扩散 |血肿形成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