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菌病是曲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组疾病,1965年RaPel等将曲菌分成18个群和132个种和18个变种,有报道至少有20个种能引起人类疾病。曲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真菌之一。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从空气、土壤、植物、动物、人的皮肤黏膜表面和痰、粪中均能分离出曲菌。曲菌是条件致病菌,正常人对曲菌有极强的免疫力,通常曲菌的存在并不引起感染,只有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发生曲菌病。传播方式主要有2种:其一是经支气管、肺再经血行播散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传播,其二是经皮肤直接进入人体。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的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及花斑曲菌等。肺部曲菌病绝大多数为继发感染,原发者极为少见。临床上一般将本病分为曲菌球(aspergillo—ma)、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和侵袭性曲菌病(IPA)三种类型。ABPA除有曲菌引起支气管、肺感染的临床表现外,还兼有I、
Ⅲ型变态反应临床特征。
ABPA是机体对曲霉抗原的过敏反应,即组织损伤主要不是病原菌所引起。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可测到抗原特异性IgA和IgE抗体,提示它们在肺的局部产生。ABPA多在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时患者吸入大量曲菌孢子或由血行播散至肺所引起。曲菌常寄生于肺结核、支气管肺囊肿、肺癌及结节病等慢性肺部疾病形成的空腔内,它可使空洞壁和周围的肺组织破坏、肺泡内出血,并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许多增生的小动、静脉呈瘤样扩张,一般无菌丝侵入。洞内有黄褐色球状物,较松脆,切面有色素沉着,含成堆的有隔分支菌丝体,夹杂大量嗜酸性无定型物质和红细胞。AB—PA除有上述病理改变外,还具有I、
Ⅲ型变态反应的临床征象。其抗原与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黏膜通透性增加,抗原进入组织,引起肺和血管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曲菌抗原与IgG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引起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破坏、扩张和肺纤维化,另外支气管壁和肺实质有肉芽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