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个主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LDL-C是血脂管理的主要目标,来自孟德尔和随机对照试验的大量证据证实,降低LDL-C与降低ASCVD风险有良好的相关性。他汀是临床中最常用的降LDL-C药物,然而很多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仍然无法达到LDL-C目标。新型降脂药物的问世为血脂管理提供了更多选择。J Clin Lipidol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简明实用的新型降脂药物阶梯治疗方法,以治疗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此外,LDL-C之外的血脂指标,如HDL-C或Lp(a)等,成为未来药物治疗的目标。...
“高血脂”是一个较为口头的概念,现代医学以“血脂异常”来描述更为贴切。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属于血脂代谢紊乱导致的血脂水平异常的疾病,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等疾病的重要因素;而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则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在控制血脂的过程中,重点是将LDL-C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而如何调控好血脂,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娜琼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方案”的相关内容分享。...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控制领域,他汀类药物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发挥明确的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同时还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缓解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等作用,因此,是血脂控制和心血管疾病预防领域的常用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药物,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都是常见的药物,而随着降血脂新型药物的不断开发,还有一些不同于他汀的降脂药也变得越来越常用,如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的依折麦布,海博麦布等,还有促进肝脏降解多余胆固醇的单克隆抗体类注射药物,依洛尤单抗,阿利西尤单抗等。...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用药一览,速来收藏! 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纠正血脂异常,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降脂药有很多种,该如何选用呢?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降脂药物,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合用药方案你了解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1常用的降脂药物表1 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1,2]2联用方案及注意事项不同种类的降脂药物联用在机制方面应存在协同作用,又不增加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及副作用。如果联用可能使肌病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增加,联用还需谨慎。...
从斑块逆转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强化降脂策略陈桢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各国指南对ASCVD危险分层不断细化,定义ASCVD患者若为“频、多、杂、近期”即为超高危患者。当前超高危ASCVD患者的LDL-C目标值已证实进入“1450”时代。患者LDL-C基线越高,LDL-C降幅越大,疗程越长,获益越多,而且事件降低与斑块稳定及逆转密切相关。中国ASCVD超高危人群推荐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必要时联合治疗。如果基线较高且预估他汀加依折麦布不能达标,可起始联合PCSK9抑制剂。FOURIER研究证实,LDL-C降至30 mg/dL是安全的,且与西方人群相比无种族差异。《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专家共识》和《CCEP调脂治疗降低心血管事件专家共识》的发表为中国超高危ASCVD患者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相应的治疗药物也数目众多,当患者面对着许多药物的时候很容易对一个问题犯难:这个药该什么时候吃?今日笔者特此对部分心血管常用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抗血小板药物01. 阿司匹林1)服药时间?阿司匹林口服后经胃肠道完全吸收。吸收后迅速降解为主要代谢产物水杨酸。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 10~20 分钟和 20~120 分钟。目前临床常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在酸性胃液不溶解而在碱性肠液溶解,阿司匹林肠溶片相对于普通片剂来说吸收延迟 3~6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