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目前MSC外泌体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上显示出很强的潜力,其不仅有可能辅助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也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各种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疾病治疗的相关性研究有了许多进展,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拥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因此其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上拥有巨大的潜力。MSC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修复作用MSC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修复作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其病理变化是由于高血糖诱导的肾小球微血管病变,如果不加控制,会加速肾衰竭,甚至需要肾移植。...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14(6) : 629-632作者:王云飞 王岩松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分院骨二科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来源于人体多种组织的干细胞,其具有多向分化及分泌相关促生长因子的潜能。外泌体是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糖尿病患者伤口因局部微环境改变导致其愈合欠佳。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该文就间充质干细胞及外泌体在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方面的研究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及相关外泌体的应用途径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女性发病为主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特点是慢性进行性小胆管破坏和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胆管炎,具有典型的抗线粒体抗体(AMA)血清反应阳性[1]。PBC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有待研究[2]。如未经规范治疗,PBC可进展为终末期肝病如肝硬化和肝衰竭,需要进行肝移植[3-4]。目前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了PBC的发生发展,同时多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PBC疾病可能起到保护和治疗的作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外泌体及其携带的多种分子在PBC中的作用并作一总结,以此为PBC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孙晓冬 李亚祺 石琳 首都儿科研究所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49(6) : 361-364. 《国际儿科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摘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30~150 nm的脂质包裹体结构,由体内大多数细胞分泌,内部包裹其分泌细胞来源的蛋白、脂质、核酸等物质,在机体细胞间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介导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迁移和分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来,外泌体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且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外泌体在心肌细胞间、心脏与外周组织间发挥通信作用,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该文综述外泌体在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55(3) : 227-231作者:滕欣越 张晨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遗传生化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开始深入探索微小核苷酸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中的生物学作用,而外泌体作为微小核苷酸在体内细胞间基因交换的工具之一,稳定易得且有反映疾病状态的潜力,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外泌体微小核苷酸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梳理近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泌体微小核苷酸的相关研究,结合相关临床前实验,对其中表达异常的外泌体微小核苷酸及其可能参与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作一综述,并探讨其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分型或干预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