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

健康不健康,观察大小便就知道——

第一篇:观察大便的门道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化验大便的经历,但粪便之于人体健康的意义,很少有人清楚。实际上,大便是人体健康的测量计,人的健康程度可以从大便的量、气味、形状、颜色和硬度来判断。以中国人来讲,标准的大便是2至3厘米,长度约为15厘米,颜色呈黄色,像一根香蕉一样,重量大概是100克。1天排出两根半左右的大便最为理想。除了排便量,用大便的状况检查健康状态的要点是:颜色、形状、气味和硬度。先看看形状和硬度,决定大便的硬度,是大便中所含的水分比率,普通的大便含有70%-80%的水分。...

我是一个癌变的胃,请倾听我的自述...

本文来源:胃癌康复圈(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本公众号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真是那么容易再感染吗?消化科医生告诉你真相

大家都知道,根除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不但是治疗很多胃病的前提,更是预防胃癌最为最重要的措施。在临床工作中,我发现有许多的朋友存在很多疑惑:有的朋友抱怨说:三年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吃了半月药,当时检查阴性了;可是今年去体检又感染了,让人懊恼不已;早知今日,还治它干嘛?更多的人是担心:既然吃顿饭就有可能再次被感染,我还杀它干啥?总不能不出去聚餐吧?那么,治疗后,真的就那么容易再次感染吗?是什么原因导致再次感染呢?...

肠息肉切除后,要注意什么?

肠道息肉的发生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肠息肉切除术后,相信大家会有不少的疑问,我应该禁食多久呢?是否可以喝点米粥呢?相信大部分患者明确了息肉切除以后需要复查之外,对于息肉切除术后,并不是那么清晰明了。今天就说说息肉切除以后的注意事项吧。一、休息与活动1、内镜治疗后应卧床3天,因为肠管仅几毫厘米厚度,电凝电灼切除息肉,卧床有利于粘膜创面修复,防止出血、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2、息肉治疗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在1个月内宜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提举重物、长余外出等,以防范息肉创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普陀山上的“猝死急救”,另一个视角

昨晚,很多人发这个普陀山急救的视频给我,有人说“普及心肺复苏真的能救命,太棒了”,有人问“这是真的心脏停跳了吗?”作为急诊医生,个人认为,这个案例并非心脏骤停,从视频画面及描述来看,患者倒地面色红润,虽然可能有美颜因素,但患者真的脸色很红润,并非一个心脏停跳者的面容。患者在被按压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咬牙抽搐状态,在咬牙抽搐终止之后,出现肢体活动。这是一个典型的癫痫发作或一过性晕厥意识丧失后抽搐的一种表现。此时施救者观察呼吸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被误认为是心脏骤停。...

急诊夜鹰 2023-02-20

幽门螺旋杆菌介绍大全——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本文原发:吉米大夫,作者:闵寒,苏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幽门螺杆菌被列为I类致癌物,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58%-64%,也就是说,我国至少有8亿人处于感染状态 。看病2小时,问诊3分钟,这是很多患者在医院就诊的真实经历,往往钱花了,病看了,但自己依旧糊里糊涂,甚至因为糊里糊涂而走了很多弯路,酿成不少悲剧。为了使大家全面了解幽门螺杆菌,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诸多问题...

【精选编译】基于水凝胶的脊髓损伤修复多模式治疗

中国沈阳药科大学张鹏教授等撰写综述介绍基于水凝胶修复SCI的多模式治疗策略,并讨论水凝胶支架和其它治疗方式的组合,以及SCI的相关修复机制。结果发表于2022年4月的《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在线。——摘自文章章节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Ref: Wang Y, et al. Mil Med Res. 2022 Apr 12;9(1):16. doi: 10.1186/s40779-022-00376-1....

神外资讯 2023-02-18

这个“又傻又笨”的癌症,这样做,绝大部分可预防、90%可治愈!

本文专家:张秀斌 ,山东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最新的研究显示,男人一生中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是4%,女人是2.5%,也就是说,如不加干预,每100个男人将有4人会罹患大肠癌,而女人则有2.5人。我国2019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每年新发病例近50万,死亡约20万,稳排前三名!十大肿瘤的新增病例比例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实际上,在所有癌症当中,它却算是天良未泯的一种,也是最傻,最笨,最好预防的恶性肿瘤。...

【精选编译】预测aSAH后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新模型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Jasper Hans van Lieshout等建立并验证aSAH后动脉瘤再出血的临床预测模型,结果发表在2022年9月《Neurosurgery》杂志。——摘自文章章节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原文【Ref: van Lieshout JH, et al. Neurosurgery. 2022 Sep 1;91(3):450-458.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2045. Epub 2022 Jun 9....

她才34岁,从查出胃癌到去世仅100天:这些事情你应该知道!

从医20多年来,我见过了无数的生离死别,见惯了生命在无望的挣扎中慢慢的枯萎、凋零。然而,每一个过早凋亡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小阳,也不例外。小阳是从今年四月份查出来胃癌,到前几天不幸去世,只有几个多月时间。初次见到小阳是去年的4月份,她是因为近期胃痛、呕吐就诊的。消化内科医生建议她内镜中心做一次胃镜检查。她今年34岁,是上海一所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在一家大型公司任部门经理。老公是一名公务员,女儿刚刚5岁,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