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是一种骨的良性囊性病变,充盈血液的囊被结缔组织的间隔分隔,间隔中含有成纤维细胞、破骨细胞型巨细胞和反应性编织骨。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in首次报道并为之命名。ABC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问题主要集中在ABC既可以完全是一种继发性病变,还是可作为一种独立的原发疾病存在。Jaffe认为ABC是由原发病变内出血“爆裂”所引起的继发改变,一部分原发病变可能在这种改变中受到严重破坏而难以辨认。Lichtenstein则推测该病变是由于小静脉栓塞或异常动静脉交通形成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位于骨表面或皮质旁的ABC与创伤关系密切,而髓内病变则反映了原发病变继发的出血或血管畸形等改变。认为存在原发性ABC的研究者推测病变可能来源于与骨骺二次成骨相关的多分化潜能组织的过度生长。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原发ABC发病率约为骨巨细胞瘤的一半,占所有骨肿瘤的约1%左右,好发于10~20岁之间的青少年,平均年龄为l3岁。继发ABC的发病年龄与原发病接近,男女发病无明显的差异。病变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和脊椎骨,超过一半的ABC位于长骨,股骨和胫骨最常见,脊柱病变约占12%~30%,颈椎和胸椎最多见,典型发病部位为附件,尽管也常累及椎体,但局限于椎体的病变很罕见。脊柱ABC能够破坏椎间盘、椎小关节、肋椎关节,侵犯邻近椎体、肋骨。在扁骨病变中,骨盆占了50%,而手和足病变则最常累及掌骨和跗骨。在个别情况下,具有ABC特征的病变可见于软组织,甚至大动脉壁中。
2.查体要点临床表现一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疼痛和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于四肢骨及脊椎骨者一般以局部疼痛为主,可发生病理骨折,部分动脉瘤样骨囊肿可闻及杂音,而发生于脊椎骨的病灶临床症状则比较复杂,一般出现腰部疼痛和僵直,随着病变加重,可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甚至出现截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