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前葡萄膜炎 少年儿童前葡萄膜炎易于发生虹膜后粘连。一些患者的葡萄膜炎因无明显症状,难以被发现,因此,往往造成治疗延误,待发现虹膜后粘连时,往往难以用药物将其拉开,所以对这些患者应特别注意给予睫状肌麻痹剂,并在
炎症静止后需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睫状肌麻痹剂通常选用2%
后马托品眼液点眼,点眼频度应根据
炎症严重程度而定。
炎症严重者可每天点眼1v3次,
炎症轻微者可3v7天点眼1次。也可给予
托吡卡胺滴眼剂点眼,1次/d或隔天1次。患儿一般不宜长期使用
阿托品之类的长效睫状肌麻痹剂,这是因为其不但可引起瞳孔开大情况下的虹膜后粘连,还可引起
弱视。
糖皮质激素滴眼剂可选用0.1%
地塞米松或1%或0.125%
醋酸泼尼松龙,但一般不宜长期应用,一些轻微的前房
炎症(如前房闪辉 ,前房
炎症细胞 )可长期持续存在,对这些患者一般不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点眼治疗,而仅需用睫状肌麻痹剂和非甾体消炎药滴眼剂点眼治疗。
对于幼年型慢性
关节炎伴发的顽固性前葡萄膜炎或其他顽固性前葡萄膜炎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治疗。
2.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 对于轻度的
炎症可给予中等剂量或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如
泼尼松0.5v0.8mg/(kg·d),治疗时间应根据患者
炎症的严重程度、类型、耐受性、年龄等因素而定,但一般不宜长期应用。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可选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药治疗。
对于顽固性
炎症,多选用
环孢素、
甲氨蝶呤、
硫唑嘌呤等治疗,一般不宜长期给予
苯丁酸氮芥和
环磷酰胺治疗,这是因为它们可引起不育,尤其对男性此种副作用更为明显;对于女性患者,特别是在有月经来潮后,可以考虑用小剂量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月经的变化可间接判断药物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中药对伴有的
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葡萄膜炎本身也有促进恢复作用,还可能减轻免疫抑制药的一些副作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3.并发症 对于出现并发性
白内障的患者,既要考虑儿童期可能出现剥夺性
弱视的可能性,也要注意
白内障手术可能造成
炎症的加剧或复发。因此,对这些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期尽早进行
白内障摘除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葡萄膜炎获得完全控制和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对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患者出现的
继发性青光眼,通常首先选用药物进行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但小梁切除术成功率显著低于成年人。带状
角膜变性一般不至于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如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时,可行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后行表层
角膜切削术,也可考虑进行光学治疗性
角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