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性低血压是指突然站立时血压得急剧下降,引起内环境稳定受损。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 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又叫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
头晕,头晕、困倦、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头晕、前区隐痛、不适、头晕、目眩、头晕、目眩、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病因】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1.全身性疾病: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2.单纯自律神经功能不全;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hy-Drager综合征、脑干病变Parkinson病、脊髓病、多发性脑梗塞;4.周围和自律神经病变: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骨髓痨、类肿瘤综合征、酒精和营养性疾病;5.药物:吩噻嗪和其他抗精神病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左旋多巴、血管扩张剂、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1.12导联心电图可表明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心室肥厚,心律失常都可能是神志改变的原因,但多数病人在监测中未出现反复心律失常性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少数心肌梗死.如果有氧分压降低,心电图有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伴肺栓塞的证据,则肺灌注及通气扫描的监测是一种极好的筛选技术.如果怀疑是癫痫发作,则应做脑电图.在诊断尚未明确时,如怀疑颅内病变或局灶性神经病变,作为鉴别诊断时则要做头颅和脑CT及磁共振.
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本病应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低血压相鉴别。
盐酸米多君有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的作用,对本病有一定效果,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麻黄素、阿拉明、利他林等效果不理想,且会引起卧位高血压,一般不建议使用。对自律神经功能不全病人的研究显示,吲哚美辛50mg每6小时1次,咖啡因250mg加或不加用双氧咖啡因应仅在晨间给予,使其作用在晚间消失,以免影响病人睡眠和避免产生药物耐受性。
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心率固定不变、尿失禁、便秘、不出汗、不能耐热、阳痿和易疲乏等。
【预后】1、早期对身体姿势加以调整即有效,如平卧时适当抬高头部;穿弹力紧身衣裤和弹力长袜能减少病人直立时静脉回流的淤积;起床或下地时动作应缓慢,双下肢活动片刻后再缓慢起立,可减轻发作;避免喝酒或过高室温,或浴池浸泡、桑拿浴等诱发血压过低;慎用影响血压的药。2、高盐饮食。3、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一、1996年美国自主神经协会和美国神经病学学院的标准为OH为站立至少1分钟后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 二、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诊断标准 (一)由卧位到站立时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或二者之一。 (二)可同时出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服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盐类、β一受体阻滞剂及西地那非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时。这些患者应监测直立位血压,并注意避免血容量不足和快速点滴降压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 在治疗前测患者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的收缩压值,于15天及30天再重复测量。以治疗后直立位收缩压与治疗前直立位收缩压的差值为疗效判定指标,治愈(显效)≥20mmHg,好转(有效)≥10—19mmHg,无效<10mmHg,使用同一台式血压计测量。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神经系统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糖尿病 | 高血压 | 晕厥 | 出血 | 便秘 | 休克 | 头痛
| 低血压 |蹲下起来后眼前发黑 |起搏频率增高 |足部震颤 |血压偏低 |眼前冒金花 |氧分压低 |一过性昏厥 |易昏厥 |有效血容量减少 |晕针 |直立性脱虚 |周围神经损害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