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上皮性肿瘤 ( tumors of neuroepithelial tissue )
解释 收起


    1.定义 神经上皮性肿瘤(tumors of neuroepithelial tissue)俗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肿瘤包括胶质瘤和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两者统称为胶质瘤。
    2.流行病学特点 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1%~44.6% ,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其次是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松果体实质肿瘤、神经元肿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高峰在30~40岁和10~20岁。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成人髓母细胞瘤仅占颅内肿瘤的1% ,占全部髓母细胞瘤的不到10 %。小脑半球胶质瘤80%为星形细胞瘤,大脑半球胶质瘤以星形细胞瘤多见,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发生在额叶最多,依次为颞顶枕叶。
   3.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胶质瘤的发生与染色体基因突变有关,染色体畸变的数目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常见畸变为7号染色体增加和10号染色体缺失,其次为13号、17号和性染色体缺失。胶质母细胞瘤可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基因扩增。间变星形细胞瘤可发现p53基因变异。肿瘤细胞可产生增殖因子,与之受体结合影响肿瘤生长。
    4.分子遗传学问变型星形细胞瘤
    Ⅱ级和
    Ⅲ级胶质细胞瘤的区别在于有丝分裂活性的不同,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是发展成间变型星形细胞瘤的主要特征。这些分子生物学上的异常大多与细胞周期调控复合物有关,包括P16、细胞周期依赖性激N-4(cyclin dependentkinase 4,CDK4)、CDK6、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等。
    约有60%~95% 的多形性胶质细胞瘤(GBM)患者有10号染色体丢失,除基因丢失外,有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却升高,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4O %BM患者中扩增,而在间变型星形细胞瘤中却很少。此外,在GBM 中还发现了一系列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如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1、2和PDGFR,它们与脑胶质瘤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近年来发现,约90% 的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有1p和19q的丢失,并且,1p和19q均丢失只发生在预后最好的患者中。然而,p53变异在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中却不常见,只有约15 %~20 %患者有p53变异,且p53过表达通常提示肿瘤预后差。
    5.信号通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了两条主要的分子信号通路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它们是:
   
    ①生长因子调节的信号通路;   
    
    ②细胞周期途径
    (1)生长因子调节的信号通路:脑胶质瘤可通过不同的机制激活受体途径,如过表达配体和受体导致自分泌短路(PDGF/PDGFR)、受体基因扩增或变异导致受体结构性激活(EGFR)或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激活(PTEN)。
    (2)细胞周期途径:研究表明,P16一CDK4.pRb和ARF.MDM2.p53细胞周期调节途径与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Rb与p53调节途径已用于很多胶质瘤临床前治疗研究以及作为基因治疗策略之一。
    6.血管生成恶性脑胶质瘤血供非常丰富,高分级脑胶质瘤与低分级脑胶质瘤在组织坏死、血管增殖和侵袭力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基因表达谱方面的研究发现,高分级脑胶质瘤与低分级脑胶质瘤中与分化相关的大多数基因都与血管生成(如VEGF)和浸润[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等]有关,或是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依赖性的(如EGFR)。
    除抗VEGF外,具有调节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还有ING家族蛋白,在星形细胞瘤细胞中已发现有ING4表达明显比正常脑细胞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呈正相关。ING家族其他成员也与调节星形细胞瘤血管生成有关,提示它们也可以作为星形细胞瘤治疗的靶点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中有很多成员与胶质瘤的侵袭性有关,MMP一2、MMP一9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增殖、侵袭和预后相关。
    因此,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各个通路中包含的靶点都可成为脑胶质瘤生物治疗的靶点之一。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颅内高压症状颅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早期头痛多发生在清晨,呈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呕吐主要由于颅压增高所致,清晨多见,呈喷射性。颅压高也可导致头晕。颅压高引起发生视乳头水肿导致视物不清,日久可导致视乳头萎缩。颅压增高还可导致脑干移位引起外展神经麻痹,复视,眼内斜。颅压迅速增高可导致意识障碍,脑疝,呼吸循环衰竭。
    2.癫痫病约25%胶质瘤病人首发症状为癫痫,额颞顶部位的胶质瘤好发癫痫,而后颅窝胶质瘤很少发生癫痫。
    3.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表现为性格改变、认知障碍、记忆下降、计算及理解能力下降、行为异常等。
   
    (二)查体
    额叶肿瘤瘤主要症状为头痛、精神症状和癫痫,优势半球可有运动性失语。颞叶肿瘤可有癫痫、偏盲、幻嗅,优势半球可有感觉性失语。顶叶肿瘤主要表现为癫痫、运动、感觉障碍。枕叶肿瘤可有视力视野异常,幻视。脑干肿瘤依其所在部位引起相应的脑神经损害、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疝。丘脑肿瘤主要表现为颅压升高、脑积水、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四叠体征、下丘脑症状。小脑肿瘤表现为共济失调、头晕、眼震、颅压增高、脑积水、强迫头位。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4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5 病程和预后 展开
6 最新进展 展开
7 诊断依据 展开
8 相关课件 展开
9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