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 ( mediastinal emphysema )
别名: 纵隔气肿
解释 收起

概述:纵隔气肿(mediastinal emphysema)指气体在纵隔的结缔组织间隙内聚积。
    纵隔气肿指纵隔内积存有空气或其他气体,也称纵隔积气,是肺泡外积气(肺泡外气体)的一种形式。纵隔气肿的气体最常见来源于微小肺泡的破裂,也可以来自上呼吸道逸出的气体,以及胸腔内呼吸道或消化道逸出的气体。内脏间隙的细菌感染也可产生的气体。此外,手术和创伤也可将外界空气带进人纵隔。除了分娩可发生纵隔气肿以外,机械通气、各种重症监护、潜水病、胸部创伤、哮喘等均可引发纵隔气肿。
除了纵隔张力性气肿以外,通常纵隔内气体在临床上并不产生严重后果。但是,许多重要脏器邻近的纵隔组织层面对炎症性损伤变得异常脆弱,容易继发纵隔炎症,结果临床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受累脏器功能改变的表现,这些功能改变的表现较之炎症本身的症状和体征要严重得多。纵隔内气体的可能来源于:
1.上呼吸道 头和颈部感染(牙齿感染,唾液腺炎,颈淋巴结炎,扁桃腺炎,扁桃腺周围脓肿,面部骨髓炎);骨折(累及鼻旁窦、眶骨、颌骨等其他面骨);黏膜损伤(创伤,手术,气管内插管);牙科手术(拔牙、气钻凿孔);胸内呼吸道。
2.胸部钝性伤或穿透伤异物;医源性(支气管镜、支气管内毛刷、经支气管活检、针吸活检);肺实质;肺泡直接损伤(穿透性损伤、手术、经支气管活检、针吸活检);肺泡自发性破裂(肺泡和邻近支气管血管鞘之间的剪切力造成)。
3.胃肠道 食管穿孔。
4.经气腹或腹膜后(胃肠道穿孔、憩室炎、内镜检查、活检或感染)产气菌感染;急性细菌性纵隔炎;头颈部感染。
5.来自体外气体 颈、胸部穿透性损伤;外科手术(气管切开、纵隔镜检查、胸骨切开);经胸管引流产生的皮下气肿;人工气胸;人工气腹。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