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属3价胂,具有杀锥虫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锥虫的丙酮酸激酶有关。
口服吸收好,但常采用静脉注射给药。进入脑脊液量少,排泄快。
晚期锥虫病。
感冒时禁用该药。
常见且严重,致死者可达5%。 1.发热反应:可在第1次注射后出现,用药前最好先注射1剂v2剂舒拉明。 2.反应性脑病:发生率10%,为药物毒性或脑中被杀死的锥虫释放的异性蛋白反应所致。处理包括应用皮质激素、高渗糖溶液、解痉药等。 3.出血性脑病:较少见。 4.周围神经炎、蛋白尿、腹痛、腹泻、心律不齐、剥脱性皮炎和肝功能障碍等。第2疗程开始后易发生过敏反应,可用小剂量脱敏疗法或同时给予皮质激素以控制过敏症状。
本品毒性大,所有用药病人均应住院治疗。静脉注射应缓慢,每次注射后至少应禁食和卧床5h。
将本品用1,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稀释成3.6%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剂量、疗程随个体而异,一般以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每天3.6mg/kg,3v4天为1个疗程,可重复2v3个疗程,疗程之间至少间隔7天。
| 非洲锥虫病 |急性鼻咽炎 |锥虫病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