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锥虫病(trypanosomiasis)由非洲型及美洲型两种原虫引起,属热带病,我国尚无报道。流行于非洲,由冈比锥虫(T.
gambiense)和罗得西亚锥虫(T.
rhodeshense)所致,称
非洲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亦称昏睡病(
sleeping sickness)。流行于美洲,由枯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引起,称美洲锥虫病(American trypanosomiasis)。本病初期通常无皮疹表现,2周后开始
发热、
头痛、
关节痛、出皮疹等全身症状,瘙痒明显,眼睑及手足等可有短暂性
水肿,伴
疼痛。如未经治疗病后1年,当其侵犯中枢
神经系统时可有昏睡,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眼结膜常为入侵门户。如能检出锥虫方可确诊。急性期可采用舒拉明钠(suramin sodium,Babor 205)治疗。
锥虫病(trypanosomiasis)是由锥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非洲锥虫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又称睡眠病(sleeping sickness),是由布氏锥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通过采采蝇(舌蝇属)的叮咬而传给人类。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贫血与血中巨球蛋白增加尤为突出。如不早期治疗,则终至死亡。美洲锥虫病(americantrypanosomiasis)又名Chagas病,是由克氏锥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原虫病,由嗜血锥蝽叮咬传播,流行于拉丁美洲居住条件差的农村地区,80%的患者在幼年感染。临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虫血症,侵犯心、脑、食管、结肠等多种器官,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