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在出现
梅毒性心血管病以前,使用抗生素是治疗
梅毒螺旋体
感染和预防长期损害最有效的方法。当发现单纯性
梅毒性主动脉炎时,更应给予充分治疗,以防止病变的进展,预后大多良好,
普鲁卡因
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剂量为每天30万U,共10天。治疗尽可能住院进行,因为
青霉素肌内注射后2v4h内,可能出现捷-赫反应(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或发生治疗性
休克,表现为发冷、
发热、
关节痛及一过性的皮疹加重。这种过敏反应是由于大量的螺旋体死亡异性蛋白所致。少数病人可因主动脉内膜
水肿导致冠脉口阻塞,引起心绞痛发作加重或心衰恶化,可采取小剂量开始治疗,每天1万U,于2v3天后加量至每天80万U,或者在用药的同时加用
氢化可的松10v20mg,每6小时1次,可防止捷-赫反应的出现。对于
青霉素有过敏反应者,可每天用
红霉素2v3g或
罗红霉素250v500mg,口服10v20天,惟疗效较
青霉素差。也可先用
头孢噻啶(cephaloridin),每天0.5v1.0g肌内注射,连用10天。
晚期
梅毒驱梅治疗的疗效不理想,如治疗后螺旋体持续阳性,病变不见好转,则可能表示螺旋体
感染仍继续存在,必须反复治疗。
梅毒性血管病除单纯主动脉炎外,多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严重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考虑人工瓣膜置换的血流动力学指征、手术的危险性与其他原因所致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相同。
主动脉瓣反流严重和左心室明显扩大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如同时伴有
动脉瘤形成或冠状动脉口阻塞时,手术的危险性增加。任何引起症状的主
动脉瘤均应予手术切除。一般主
动脉瘤能在
胸部平片上看出,即应考虑手术切除,因为小的瘤体可能继续增大,并有破裂的危险。延迟手术将增加手术的危险性,除非同时合并严重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年龄过大。有或无症状的主
动脉瘤经主动脉造影证实直径大于7v8cm者,应考虑作血管移植术。
梅毒性冠状动脉口阻塞的病例可经动脉内膜切除术而缓解,但个别可能需要进行1支或多支血管旁路手术,如果不合并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手术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