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之终末阶段。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主要通过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享针具静脉吸毒、介入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物依赖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以及经常输血者如血友病人都属于高危险群体。
HIV主要与CD4+细胞(Th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神经细胞、B细胞、骨髓干细胞等)结合,对相关细胞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性的损害,继而引起被感染细胞功能的丧失。由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受破坏,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根据HIV基因差异,目前分为HIV-1型和HIV-2型,两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40%~60%。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HIV-2的生物学特性与HIV-1相似,但其传染性较低,引起的艾滋病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
诊断思路
对于艾滋病的诊断可从两点考虑:一是确诊艾滋病要依赖实验室检查,查到艾滋病病毒或血清中检测HIV抗体;二是有不明原因细胞免疫缺陷的各种临床依据。
(一)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特征有同性恋、多性伴、滥交、嫖娼或不正当、不洁性交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有输人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
2.急性感染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关节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类血清病样表现。此期表现常被忽略。
3.无症状HIV感染临床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PGL)。
临床表现为除腹股沟以外的其他部位有2个以上直径在1cm以上的淋巴结肿大,且持续3个月以上而原因不明者。活检常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维持2--10年。
(二) 查体要点
HIV感染者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仅有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艾滋病期体征取决于合并感染的病原体或肿瘤。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全身传播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注射吸毒、输血与血制品和母婴传播途径引起传播。临床表现本身无特殊症状,主要是各种机会性感染,常见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病(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肺结核、隐球菌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亦可见青年型痴呆和各种肿瘤,如淋巴瘤、卡波济肉瘤(Kaposi’S sarcoma)等。根据联合国报道全世界已有4 200多万人感染了HIV/AIDS,多为中青年,儿童占10%。其中非洲最多,未来数年中亚洲由于人口密集,如不开展有计划的控制,感染人数将突飞猛进。中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AIDS至今,加上因单采血浆污染导致的感染人数,已呈明显上升,据专家估计我国现存活HIV感染病人总数约84万,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人。形势严峻。因为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旦感染,将是终身带病毒;亦无可靠的预防疫苗。为此宣传教育就显得很重要,要使所有年轻人了解HIV感染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同性、异性和双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AIDS是指由艾滋病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