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损伤 ( liver injury )
解释 收起

    肝脏体积大、质地脆、缺乏弹性,加上周围韧带的固定限制其退让余地,故虽受胸廓和膈肌保护,仍可在肋骨无损伤的情况下发生肝损伤。肝脏破裂的显著特点是胆汁漏人腹腔,故除有严重的出血性休克外,会引起胆汁性腹膜炎并继发感染。肝脏损伤可因范围、深度、是否涉及Glisson系统内大的管道、是否伴有邻近重要器官及大血管损伤而有不同的表现,在处理原则上也有很大不同。为了便于描述和选择临床治疗方式,通常按致伤原因、病理形态或临床病情采用不同的分类。按致伤原因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按病理形态可分为包膜下血肿、真性破裂和肝中央破裂;按临床病情可分为五级(Moore):
    1.
    Ⅰ级 肝包膜撕裂,实质性裂伤程度<lcm;2.
    Ⅱ级 裂伤程度l~3cm,包膜下血肿<10cm或肝周围贯穿伤;3.
    Ⅲ级 裂伤深度>3cm,包膜下血肿>10cm或中央型贯穿伤;4.
    Ⅳ级 肝一叶组织毁损,巨大中央型血肿;5.V级 肝后腔静脉损伤,肝两叶广泛性破裂。其中,
    Ⅲ、
    Ⅳ、V级定为严重损伤。
    肝脏损伤(liver injury)是指由锐性或钝性暴力而引起的肝脏的完整破坏,以致出现被膜下破裂、中央破裂和真性破裂。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20%,右肝破裂较左肝为多。肝外伤的死亡率较高,为10%~15%,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与外伤的类型及其它器官的损伤范围有关。约1/3合并休克的病人救治无效。肝损伤累及肝静脉主干或肝后下腔静脉破裂死亡率可高达80%,处理十分困难。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诊断标准 展开
5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