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是以腹膜为半透膜,腹膜毛细血管与透析液之间进行水和溶质的交换,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则从渗透浓度低的一侧向渗透浓度高的一侧移动(渗透作用)。提高透析液渗透浓度可达到清除体内水的目的。通过溶质浓度梯度差可使血液中尿毒物质从透析液中清除,并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腹透液配方的基本原则:
1.透析用水必须严格无菌和无内毒素。
2.透析液电解质浓度与正常血浆相近,并可按临床情况予以调整,一般透析液中:(1)钠离子浓度为132mmol/L,略低于正常浓度,有利于纠正肾功能衰竭时钠潴留。(2)氯离子103mmol/L。(3)钙离子1.25~1.75mmol/L。(4)镁0.25~0.75mmol/L。透析液中一般不含钾离子,有利于清除体内过多钾离子,维持正常血钾浓度,但有低钾血症时,可临时在腹透液中加入钾盐,每升腹膜透析液加10%氯化钾溶液3ml,其钾浓度近4mmol/L。
3.渗透浓度一般略高于血浆渗透浓度,有利体内水清除,故可根据体内水潴留程度适当提高透析液的渗透浓度。目前多以葡萄糖维持渗透浓度,一般用1.5%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作为基础,其渗透浓度为346mOsm/L,若需增加体内水分清除,可用2.5%葡萄糖浓度,每升透析液中每提高1%葡萄糖浓度可增加渗透浓度55mOsm/L。现有腹膜透析液中最大葡萄糖浓度为4.25%,其渗透浓度最高者为490mOsm/L(一般每日限用一次或不用),除非严重
水肿或急性肺
水肿尽量避免使用高浓度葡萄糖渗透液以免过度脱水。严重高糖血症和高糖刺激腹膜导致腹膜丧失超滤功能。
4.腹透液碱基,透析液pH为5.0~5.8。目前均以乳酸盐为碱基,它进入体内后经肝脏代谢为碳酸氢根,既往曾使用醋酸盐为碱基但其有扩血管作用,且对腹膜刺激作用较大,长期应用可致腹膜纤维化,现已基本不用。乳酸盐和醋酸盐均为非生理性碱基,理想的生理性碱基为碳酸氢盐,由于后者与透析液中钙盐易形成碳酸钙沉淀,故迄今仍未能生产生理性腹膜透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