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制
该病是一种由“海绵状脑病传递因子”传递的慢病毒感染性脑病。少数有家族史,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84年有报道从CJD病人的大脑细胞中分离出一种原纤维,由直径10~20nm,长100nm的蛋白颗粒(又称为朊蛋白)凝聚而成。本病的蔓延方式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病原体的垂直传播作用,但和呼吸道、肠道或性接触无关。病原僻进入机体如何致病尚不明,可能与朊蛋白催化宿主蛋 白前体向淀粉样蛋白转化降解为脑组织淀粉样蛋白,造成大脑淀粉样变性。
病理学
病理机制未明。侵犯大脑皮质深部、纹状体、部分丘脑、路易氏体、黑质、小脑、延脑和脊髓前角,最突出的病理特征为广泛的神经细胞变性、皱缩及减少,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脑组织呈海绵状疏松和变性,构成所谓海绵状态。白质大多正常,无炎性反应。约4%的患者可见到淀粉样斑块,这也是病理变化的一种特征性改变。临床上有各种变异型:皮质变性、皮质-纹状体变性、皮质脊髓变性、皮质-纹状体-小脑变性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