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
气管撕裂后并发大
咯血是胸外科急诊最难处理的一个并发症,如发现病人大量
咯血,血块引起
气管梗阻或发现张力性
气胸,急需采取急救措施。为清除积存在
气管的血液,争取做急诊
气管切开术。为缓解张力性
气胸,应立刻用大号针头,从前胸第2肋间刺入胸腔排气,此后应安放胸腔闭式引流,负压吸引,以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如有大量漏气,必须使用大号胸管(1v2cm直径)和有效的吸引系统,使漏入胸膜腔的气体全部排出。应严密观察病情,如漏气严重,病人一般情况不断恶化,应送手术室做开胸术,进行修补裂口。
在临床实践中,上述病例多因严重合并伤死于现场并不常见,多见者为有
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而无明显张力
气胸的病人。初期处理,通常安置胸管做简单的水封瓶引流。如漏气多且持续,即使连续做负压吸引,也不能使肺复张。为明确诊断,应做支
气管镜检,以进一步决定是否需早期修补。此种小的撕裂口都能自愈。另一种情况,对
气管和支
气管损伤急诊病人,一经确诊且有修补手术适应证,即送手术室。
1.手术适应证
气管、支
气管创伤所有大的、边缘不整的撕裂和支
气管完全离断的病例,都应手术修补。如创伤占
气管、支
气管周径的1/3以下,并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能复张时,可以继续观察,否则应进行外科手术修补。早期诊断,早期修补,预后较佳。
一般1cm以下的
气管裂伤,可经
气管插管用低压气囊堵塞裂口,或将
气管插管放至裂口远端旷置裂口,7v10天后拔管观察,多自行愈合且无狭窄并发症。
气管、支
气管创伤因时间稍长合并
感染者,一般不主张即刻行外科修补手术。如时间已久,严重肺部
感染,有
肺脓肿形成者,则应行
肺切除术。如远端无
感染,则不论创伤后多久,应尽可能做支
气管重建术。
如果因合并其他器官较严重的创伤,病人一般情况差,
呼吸困难,不宜立即进行手术者,应先做
气管切开,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必要时辅助呼吸。
2.手术治疗
(1)颈段
气管创伤:如病人无
呼吸困难时,取平卧位,肩部垫高,头部后仰。局麻下做颈部低位领状切口。自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分开颈前肌群、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至中线,暴露
气管,进行探查,注意与呼吸一致的漏气声。
气管创伤的裂口常位于两个后角,即软骨环的两端与膜状部的交界处,分离应紧贴
气管壁进行,尽量不损伤喉返神经和
气管两侧纵行血管供应。找出
气管裂伤的部位后,先将裂伤周围清创,修剪
气管破口,用4-0不吸收缝线全层间断缝合破口,检查不漏气,再用周围软组织覆盖,放置橡皮片引流,缝合切口。
如果
气管完全断裂,远端
气管退缩入
纵隔内,可用组织钳夹住远端
气管边缘,尽快但轻轻拉出,注意避免过多损伤
气管。清除远端
气管内污物和血凝块,使远端
气管通畅。此时,若病人一般情况不太好或预计要行较大的
清创术,可在远端
气管内插入消毒之
气管插管,进行通气,辅助呼吸,然后修整
气管断端,做对端吻合,其方法是,先在远端断端距边缘1cm处缝2v3根牵引线,从
纵隔内拉出
气管远端,去除牵拉之血管钳。用3-0或4-0不吸收缝线(如Prolene),全层间断或褥式缝合两断端,进针点一般距边缘0.3v0.5cm,最好不将所有的缝线缝在
气管的同一水平面上,以免张力过大时拉豁
气管。如果可能,尽量将缝线缝在软骨环上,安置好所有的缝线,并呈放射状排开,麻醉师根据病人一般情况,插入经口
气管插管至吻合口上方,将病人头颈屈曲,取出远端
气管内插管,送入经口
气管插管,并进行通气。逐一将吻合口缝线打结,去除牵引线,检查是否漏气,并用周围软组织覆盖包被吻合口。
锐器伤常伴
气管组织缺损,增加了修补和重建的难度。缺损不大者经过充分游离能无张力地进行修复。创伤累及环状软骨时,修补的难度较大。如果
气管完全断裂,由于
炎症的影响,急诊、进行吻合容易发生管腔狭窄,可用腔内置硅胶T管的方法防止术后瘢痕狭窄,其横支经吻合口以下的造瘘口引出,能达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但T管上端不宜超过声门,以免发生误吸(图6)。
(2)胸段
气管损伤:胸段
气管破裂的修补和颈段一样,麻醉师的配合非常重要。经口
气管插管应当非常仔细地进行,最好能在纤维支
气管镜的引导下插管,以防使
气管破裂撕得更大。如果破裂局限在
气管,
气管内插管应达到破裂远端;如果破裂累及主支
气管,则
气管插管应达到破裂的主支
气管远端。在手术结束时,
气管插管应拔至缝合线以上,或根据具体病例情况而定。如果应用高频通气,经口
气管插管的尖端应放在
气管破口之上,气体流入管的尖端则应放至破口的远端,这种形式的通气,使
气管在修补时
视野清楚,同时还能保证有效的气体交换。
在较复杂的
气管损伤,破裂累及远端
气管和近端主支
气管时,或合并其他复合伤,如大血管损伤,外科的修补工作极富挑战性,另外修补这样的破损在技术上的难度较大,要同时进行呼吸和循环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应用体外循环技术,但必须权衡应用体外循环的益处和全身
肝素化会引起多发性创伤的病人
出血的危险。
一般修补
气管的横行破裂用不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而纵行的
气管破裂则可用连续缝合(图7)。
对于复合的
气管损伤,有人使用高频通气,采用正中切口,建立上、下腔静脉和股动脉的体外循环,牵拉开无名动、静脉,主动脉弓,和右肺动脉,显露出
气管和两侧主支
气管,用4-0不吸收缝线固定两侧主支
气管和
气管膜状部,缝闭膜状部破损,然后缝合
气管纵行撕裂,再吻合双侧主支
气管,最后用周围的软组织片或心包片覆盖
气管后壁膜状部(图8)。
要考虑到喉、食管、椎体和脊髓损伤的可能性。应同时予以修补处理。晚期并发症是
气管吻合部狭窄,可由破裂部位的血运破坏、缝线周围的肉芽肿所致。
(3)主支
气管断裂:创伤性支
气管断裂,理想的外科治疗是重建支
气管,在少数情况下,由于肺脏损伤过重或继发
感染,可考虑行
肺切除术。用双腔
气管插管或用单腔插管而将其插入健侧支
气管内,以便在患侧开胸后仍能维持正常单肺通气。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后外侧经第5肋间或第6肋床切口开胸。切断奇静脉,显露隆突部和主支
气管,锐性分离,争取保留迷走神经。急性期
纵隔血肿部位往往提示支
气管断裂部位。断裂晚期手术时,先切开远端支
气管或切除部分瘢痕组织,充分吸引出远端支
气管中的无菌性、黏稠的分泌物,吻合支
气管,充分膨肺,使肺复张。支
气管断裂时间较长者,其肺脏表面均有较多纤维素沉积,吻合完支
气管后,应当尽量剥除肺表面沉积的纤维组织,并通过麻醉师鼓气使肺复张,若肺不能复张,应检查气道梗阻的原因,确定无法使肺复张,则应行
肺切除术。
术后早期出现全
肺不张或部分肺膨胀不全,应在
肺不张出现早期积极用纤维支
气管镜吸痰,同时应用小剂量激素,减轻吻合口
水肿,促使受累的肺复张。关于肺功能恢复的程度,各家报道不一,多数作者强调吻合手术后,不张的肺能膨胀,通气好,有氧合功能,但有些资料说明肺容积不能恢复至原来大小,通气量可为健侧的一半,肺功能仅占总量的1/3,甚至术后11年肺内仍有右向左分流。这些情况可能与下列两点有关:一侧肺长期不张,肺间质纤维化,导致弥散功能障碍;长期
肺不张,健侧肺已有代偿性通气变化,一旦重建气道后,患侧肺的气道阻力仍较高,仍有通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