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 abscess)为咽旁隙蜂窝织炎发展而来。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通常为邻近组织的急性炎症,如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脓肿、咽后脓肿、牙槽脓肿等扩展或经血行侵入咽旁隙。咽部外伤或异物也可引起本病。致病菌与咽部其他化脓性感染细菌相同。
咽旁隙是咽后隙向两侧延续的颊咽筋膜和椎前筋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左右各一。咽旁隙因邻近颈部大血管,且是颈部诸间隙中最易受感染者,故称之为“危险间隙”。咽旁脓肿可分为咽旁前间隙感染和咽旁后间隙感染。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咽旁脓肿在脓肿形成前症状常不明显,较难及时发现。本病与咽后脓肿不同,成人较为多见。全身症状重,呈脓毒型高热(可达39~41°C),有寒战,呼吸困难,严重时处于衰竭状态。患侧颈部及咽旁剧烈疼痛,吞咽障碍,语音不清。若累及翼内肌,可出现张口困难。咽旁脓肿向周围扩展,可压迫喉腔或并发纵隔炎。若侵蚀颈内动脉,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颈内静脉受累,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脓毒败血症。
(二)查体要点
患者急性病容,表情痛苦,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检查可见患侧颌下区肿胀,早期蜂窝织炎时触珍坚硬、压痛,如已形成脓肿,则可触及波动。患侧咽侧壁充血、隆起,扁桃体及咽腭弓被推向中线,但扁桃体无红肿。
咽旁前间隙感染还可见软腭和咽腭弓水肿,咽部难窥清。如为咽旁后间隙感染,则表现为咽腭弓及咽侧壁肿胀,多无张口困难。炎症严重者累及颈内静脉时,可出现颈内静脉走行处剧痛。压迫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er症,此为颈动脉破裂的先兆。体检时要慎用开口器,因有引起反射性心搏骤停的危险。
咽旁脓肿(parapharyngeal abscess)为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早期为蜂窝织炎,继而形成脓肿。以咽痛和颈侧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向周围扩展可导致咽后脓肿、喉水肿、纵隔炎、大出血、血栓性静脉炎或脓毒败血症等并发症。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