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阴毛细
血管瘤随时间的推移可自控或消退,不需积极治疗。如数月内不消退,可采取
冷冻治疗或局部放疗,或根据不同类型及具体临床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于婴儿期
血管瘤特别是草莓状
血管瘤或海绵状
血管瘤可暂不予治疗,观察数年如仍不消退时,酌情选择以下治疗方法。
1.硬化剂注射 适于小范围的草莓状
血管瘤、海绵状
血管瘤或混合型
血管瘤,注射器刺入瘤内,回抽无血后,将药物注射于
血管瘤基底部,每周或隔周1次,注射量视瘤体大小而定,一般须数次方可见效。下列常用药物可供选择:
(3)15v10%柳酸盐溶液。
(5)消痣灵注射液与1%v2%
普鲁卡因按1∮1v2∮1混合。
(7)40%
尿素生理盐水9ml加
利多卡因1ml,注射量视瘤体大小而定。
(8)消症注射液:
大黄250g,明矾25g,
丙二醇及
甘油(丙三醇)各100ml,苯甲醇25ml,
乙醇150ml,水加至1000ml。每次2v6ml,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用于治疗海绵状
血管瘤。
2.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法
(1)采用
曲安奈德(
醋酸
确炎舒松A)注射液进行损害内注射治疗草莓状
血管瘤,剂量视损害大小而定,一般每次10mg,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
(2)小儿草莓状
血管瘤生长迅速者,可系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口服
泼尼松20v40mg/d,持续治疗1v3个月,
血管瘤可缩小。
(1)放射性核素
90Sr敷贴可用于鲜红斑痣和草莓状
血管瘤。
90Sr敷贴常规治疗剂量为每次1.5v2Gy,1次/d,7次为1个疗程,总剂量10.5v14Gy,如未治愈,两个疗程后可再行下个疗程。另有人用大剂量
90Sr敷贴治疗,每人6.5v8.5Gy,每周1次,3v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个月,总剂量为14v34Gy。
(2)放射性核素
32P专用敷贴剂可用于治疗草莓状
血管瘤,按每平方厘米37×10
4Bg(10µci)计算出每次使用剂量。如一次不能治愈,间隔3个月可再敷贴1次,但不宜超过3次。一般5岁以内比较敏感。
(3)放射性核素胶体
32P注射适于海绵状
血管瘤,按每立方厘米组织使用胶体
32P37X10
4Bg(10µCi)计算出使用总量。成人单次用量不得超过3.7X10
7Bg(1mCi),儿童单次用量不得超过1.1 X10
7Bg(0.3mCi),6个月婴儿不宜应用。若瘤体较大,可分区、分期注射,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3个月。
(4)X线照射:X线可用于鲜红斑痣的治疗,每次800v1000R,每2v3个月照射1次,共6v7次,总照射量不超过6000R为宜,如治疗3v4次后无明显改善,说明对X线敏感性低,不需继续治疗。本疗法无痛苦,适宜于对患儿治疗。对于草莓状
血管瘤和海绵状
血管瘤,选用组织半价层与之相当的X线进行照射,每次100v200Rad,每周1v2次,通常照射600v800Rad后可控制皮损发展,此时可暂停治疗并观察之,半数以上
血管瘤可逐渐消退,但也有一些皮损停止治疗后又继续扩大,则须较大治疗剂量才行(1000v1500Rad)。另有人采用低电压短距离X线治疗
血管瘤,根据瘤体情况选择剂量1000v1500Rad,一次完成,3个月后复查,未愈者酌情行第2个疗程,总量不超过3000Rad,总有效率95.5%,未见后遗症。
(5)放射介入法:用
血管造影机,先局部穿刺行瘤体
血管造影,造影毕后注入硬化剂。
5.激光疗法 Nd-YAG激光(波长532nm)、氩离子激光(488nm及514.5nm)、铜蒸气激光(578nm)等用于鲜红斑痣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Nd-YAG激光和氩离子激光也可用于草莓状
血管瘤的治疗。
6.光动力学治疗鲜红斑痣 将光敏剂
血卟啉(HPD)或癌卟啉(PsD-007)按0.8v5mg/kg剂量静脉注射,然后用激光照射(据报道所选用的输出波长有514.5nm,630nm波长),根据皮损面积行多光斑1次或分次照射,光斑面积lv50cm
2,激光能量密度50v500J/cm
2,该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人比较了光动力学疗法中分别用倍频YAG激光(输出波长532nm)与铜蒸气激光(输出波长为577nm)为光源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发现在光动力学疗法中,以铜蒸气激光为光源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显著优于以倍频YAG激光为光源的疗效。
7.液氮冷冻 可用于草莓状
血管瘤,因有痛苦,常难以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
8.恒磁场治疗混合型
血管瘤 采用表面磁场强度0.1v0.2T的钕铁硼水磁体每天贴敷,连续3个月v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