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局部治疗 鹅口疮的治疗,主要是用碱性药物及制霉菌素局部治疗,因为口腔的碱性环境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一般用2%
碳酸氢钠清洗口腔后,局部涂抹2%
甲紫或
冰硼散,1v2次/d,数天后便可痊愈。若病变广泛者可用制霉菌素10万U,加水1v2ml涂患处,3v4次/d。
2.全身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生素,从链霉菌属菌株衍生而来,其作用机制在于与真菌胞膜的麦角固醇结合,造成膜通透性、糖酵解、呼吸链及RNA和蛋白质合成等多方面的改变,以致真菌细胞溶解、坏死。基本不溶于水,口服肠道不吸收,从粪便中以原形排出。将其作成粉剂或混悬水溶液(5万v10万U/ml)撒布或涂布于口腔内病变区,每2v3小时撒1次,效果良好。本品局部应用刺激性小,但其苦涩味可能引起恶心、呕吐,有患者难以耐受。
(2)
两性霉素B:属多烯类抗生素,作用机制同制霉菌素。口服不吸收,静脉滴注可有效地治疗各种深部真菌病,但副作用大,尤其损害
肾脏,故临床用静脉制剂(粉针剂50mg/瓶)配成水溶性含漱剂,局部用效果显著。但该配制剂液急性稳定性差,必须在12v24h内使用。
(3)
酮康唑:是咪唑类抗真菌药,能抑制真菌细胞膜DNA和RNA。用0.5%
酮康唑溶液涂搽,3次/d,或用2%
酮康唑霜剂局部涂搽,1v2次/d,效果良好。实验证明,
酮康唑局部应用,治疗鹅口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制霉菌素。
(4)
克霉唑:为咪唑类抗真菌药,口服肠道吸收不太好,可局部应用。一般用1%v5%
克霉唑霜涂搽,可治疗念珠菌口角炎及念珠菌唇炎;
克霉唑锭剂含化,可治疗口腔白
念珠菌病。
(5)
咪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因肠道不吸收,局部应用治疗口腔白念珠菌
感染,特别对于白念珠菌唇炎,将本品做成糊剂局部涂搽效果好。
咪康唑凝胶涂口腔患处与义齿组织面,4次/d,治疗义齿性口炎疗效显著。因为
咪康唑能直接损害真菌细胞膜,使麦角固醇合成发生障碍,以此达到抗真菌的目的。
3.全身支持治疗 补充维生素B
2 5mg/次,3次/d,
复合维生素B等。调整全身情况,如缺铁者应补充铁。内科配合治疗全身疾病。用
转移因子、胸腺素等增强免疫功能。
4.手术治疗 腭部结节状增生组织,表面出现颗粒增生的病损及组织学检查有上皮异常增生的病损,抗霉治疗后应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