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手术治疗
(1)低分期尿道癌:
①限于黏膜极表浅的尿道癌,可用激光或电灼治疗。如有复发可重复治疗。避免灼烧过深,形成
尿道狭窄。
②前尿道外部可见低分期的小
肿瘤,可局部切除,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的
肿瘤。
③前尿道癌,O、A和B期可行尿道部分切除。
④B或C期尿道癌,选择性病例可行保留
膀胱和尿道全切除。前尿道癌施尿道部分切除,不能保证尿道切缘无癌,可考虑行全尿道切除术。尿道全切除后重建可控性尿流改道。
(2)高分期尿道癌:
肿瘤已浸润全尿道、
膀胱和阴道的晚期病例,应用联合治疗。
前盆腔脏器切除术,包括盆腔
淋巴结和全部尿道、
膀胱、子宫及附件、阴道前壁和侧壁、耻骨联合和耻骨降支整块切除,尿流改道。该术式对浸润癌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仅10%v17%,局部复发可高达66%v100%,并发症多,如骨髓炎、骶髂
关节不稳定、直肠阴道瘘、会阴疝、
盆腔脓肿和耻骨上支骨折等。
2.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适宜各期尿道癌治疗,单纯
放射治疗用于O期、A期或小部分B期病人。
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单行近距离组织间插置
放射治疗,或组织间插置
放射治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或术前体外
放射治疗加手术。分化良好的局限性尿道癌单用组织间插置
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可达75%,当尿道周围组织受累时,局部控制率下降至的50%。这种情况下,用小野外照射配合组织间插置,或体外
放射治疗配合手术治疗较合适。体外照射4000v5000cGy/4v6周,组织间插置2000v3000cGy。
经会阴部于尿道周围行组织间插置
放射治疗时,插置前可于尿道内插入尿管,并于阴道内插入柱状标示物,以便引导插针方向。必要时,可在
全身麻醉条件下行
膀胱切开术,引导插针。插针后,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拍片,然后制订
放射治疗计划,最后送入后装治疗机室进行
放射治疗。组织间插置
放射治疗剂量一般6000v7000cGy。
放射治疗后,易出现放射性尿道及
膀胱黏膜炎,一般发生于
放射治疗后1天v2周,持续4v6周,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及尿路刺激征。晚期并发症可表现为黏膜坏死、尿道阴道瘘、
膀胱阴道瘘、
放射性肠炎及
肠梗阻。严格选择病例、精细的插置技术和对
放射治疗区
放射治疗后的良好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发病程度。
术前
放射治疗加手术治疗适宜B期和C期的患者,术前
放射治疗采用体外照射的方法,盆腔设四野,总剂量给予5000cGy(25次·5周),
放射治疗后4v6周进行手术。手术切除范围类似
膀胱癌手术,即行根治性
膀胱尿道切除术和
膀胱上尿路改道术,尿路改道术3周内行根治性手术。如果病变累及阴道,需要行会阴阴道切除术,并用网膜瓣填充于阴道无效腔,以免盆腔内容物下垂及肠疝形成。病变累及耻骨联合时,需行耻骨切除术。腹股沟
淋巴结转移的处理,类似外阴癌治疗,行腹股沟
淋巴结清扫术。常规预防性盆腔
淋巴结清扫术的意义不肯定,此治疗用于有盆腔
淋巴结转移危险的高危病人。
3.
化学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不肯定,主要用于D期及晚期病例。抗癌药物如多柔比星(
阿霉素)、博莱霉素和
达卡巴嗪(氮烯咪胺),可作为放疗的辅助疗法。当盆腔
淋巴结已有转移时,可做动脉
化疗,随后做手术治疗,这样可能会改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