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流火”,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以下肢多见。
1.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慢性湿疹均可诱发本病。 2.起病急,常有头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患部皮肤表现为片状红疹,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的损害,边界清楚,压之褪色并有压痛。 4.皮疹消退局部可留有轻度的色素沉着和脱屑。 5.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核左移和中毒颗粒。
1.常有足癣及趾甲真菌病。 2.起病急,局部红肿,边界清楚。 3.常有发热和自觉烧灼样疼痛。 4.除外接触性皮炎、类丹毒等疾病。
1.局部制动,下肢丹毒应卧床,抬高患肢。 2.内用药物治疗 首选青霉素,480万~640万U,分次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 3.外用药治疗25% ~50% 硫酸镁溶液或0.5% 呋喃西林液湿敷,并外用诺氟沙星软膏。 4.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有一定疗效。处置 1.体温升高不明显,皮损范围较小,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可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辅以外用药物治疗,门诊随访。 2.体温明显升高,皮损范围广泛、中毒症状重的患者,应住院治疗。注意事项 1.问病史应询问有无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及有无慢性湿疹等诱因。 2.有以上诱发因素反复发作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发热 | 头痛
|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双歧三联活菌 |人血白蛋白 |氨苄西林 |万古霉素 |
| 丝氨酸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