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肉芽肿(granuloma annulare)是一种慢性良性皮肤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本病是一种结核疹,或与感染、毒物刺激、照射紫外线等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
1.多见于青年和儿童。 2.好发于手背、上臂、足和小腿等部位。 3.典型皮疹为皮色、象牙色或淡红色的坚实丘疹,缓慢向四周发展,形成中心消退的环状或弧形损害,边缘多为丘疹,紧密排列,表面光滑,皮损直径0.5~5cm,数目一个或几个,也可泛发全身。 4.特殊类型包括播散型、皮下结节型、巨大型、穿通型等。 5.无自觉症状。 6.病程慢性,多数患者在2年内自然消退,少数可持续多年,愈后不留痕迹。
1.多见于青年和儿童。 2.典型皮疹为皮色、象牙色的环状损害。好发于四肢远端。 3.病程慢性,一般为自限性。 4.组织病理 真皮或皮下见单个或数个结缔组织渐进性坏死灶,周围有栅栏状排列的组织细胞。
1.结节病。 2.猫抓病。 3.三期梅毒疹。 4.环状扁平苔藓。 5.皮肤结核。 6.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7.类风湿性结节。 8.盘状红斑狼疮。
无特效治疗方法,旨在促进皮疹消退。 1.局部治疗 适合于皮疹数目少者。(1)皮质类固醇:多用中、强效皮质类固醇,辅以强渗透促进剂外搽或封包,如丙酸氯倍他索霜、氯氟舒松霜等。或1%泼尼松龙混悬液1~2ml/次,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共3~4次。(2)其他:病情顽固者可选用浅层X线、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等方法。 2.系统治疗 适合于播散型或长期不愈者。(1)皮质类固醇:泼尼松龙30mg/d, 口服,可有效,但停药后部分患者复发。(2)其他:水杨酸盐、异维A酸、氨苯砜、抗疟药、苯丁酸氮芥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可酌情选用。
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