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亦称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congenitM 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fa,CEP),因1911年由Gtinther首先描述,又称Gtinther病。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于尿卟啉原
Ⅲ聚合酶缺乏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属罕见疾病,至今报道不足200例。
诊断思路
病史要点
(1)既往史: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尿卟啉原
Ⅲ合成酶的基因位于第10号染色体的长臂,目前,至少有7种以上不同位点的基因突变导致此酶活性的缺陷,大部分患者有“正常”的双亲并且遗传了不同的突变。该酶的缺陷使羟甲基胆色烷(hydroxymethylbi.lane,HMB)不能正常地转化为尿卟啉原
Ⅲ,过量的HMB转化为(非酶促)尿卟啉原I,然后酶促下脱羧形成粪卟啉原I。I型卟啉原不能形成血红素,它们积聚后自发氧化为相应的卟啉。过量的卟啉积聚在骨髓,大多存在于红细胞的成熟阶段,血红蛋白合成旺盛时,它们引起髓内溶血和缩短红细胞的生成周期。
(2)发病情况和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每个患者的突变和酶缺乏的程度。症状在出生不久即出现,常伴有贫血和红色尿。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光过敏,皮肤暴露于日光处发红、肿、烧灼感及水疱,可有角膜炎、结膜炎,畏光,严重者角膜出现瘢痕,甚至失明。
2.查体要点可有贫血貌,严重者或病程长者常常引起鼻、耳和手指的感染、变形而致残。色素沉着和多毛症常见。牙齿发红或棕色,在Wood灯的紫外线下发出红色荧光。常有脾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