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 ( senile ventricular extrasystole )
别名: 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老年人室性过早搏动;老年人室性期外收缩;老年室性早搏
解释 收起

概述: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耉年人多见,有的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的可导致严重后果,不容忽视。     在耉年人, 室性期前收缩多见于器质性 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无器质性 心脏病的正常人。发现 室性期前收缩一般应做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 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评价及指导预后。Lou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根据当时 冠心病监护室(CCU)中的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中的 室性期前收缩的不同情况与预后的可能关系,将 室性期前收缩做如下分级(表1):     以往认为Lown氏?级和?的 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为良性,而Lown氏?级和?级以上的 室性期前收缩为病理性,此观点目前基本被否定。因为它只列举了 室性期前收缩的频发复杂程度,而忽略了患者心脏和全身的整体临床情况,如患者有无器质性 心脏病,心脏功能如何等等。下列情况常支持病理性 室性期前收缩:
    ①QRS波群形态显著畸形,电压低,顶端有明显切迹和挫折。
    ②QRS波时限>0.16s,电压<1.0mV。
    ③QRS波群有宽而深的Q波。
    ④ 室性期前收缩呈
    二、三联律或成对出现。
    ⑤多形性 室性期前收缩。
    ⑥T波与主波方向一致。
    ⑦ 室性期前收缩与房室交界性 期前收缩并存。
    ⑧起源于左室的 室性期前收缩,其心电图呈 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病理性 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有明确 心脏病的基础之上,最常见的包括 心肌梗死后的患者与 心肌病的患者。     良性 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常无明显的与 心律失常直接相关的临床症状,因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作心电图发现。临床上经病史、体检、X线胸片、超声心动和运动试验,找不到器质性 心脏病的证据。良性 期前收缩患者预后好,其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无症状的良性 期前收缩可不用治疗。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