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1.人类甲状
腺癌病因仍不明,日本长崎与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甲状
腺癌发病率增高。某些患者儿童时期接受过放射性治疗,其甲状
腺癌发生率有所增高。X线比
131?更具有致癌作用,放射性物质可引起
甲状腺细胞基因突变,并至相当量的细胞死亡,分泌
甲状腺激素减少,兴奋TSH分泌增多,可促进细胞增殖而致
癌变。
5.此外,不同种类的甲状
腺癌其病因不尽相同,如乳头状癌系来自滤泡细胞性癌,其发病与长期的TSH作用有一定关系,但不是起原始作用,TSH仅对乳头状癌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乳头状癌多见于碘化物丰富地区,而且与放射线作用肯定有关。
【病因】
病因:甲状
腺癌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据统计资料表明:甲状
腺癌可能与放射线有一定关系,与
甲状腺肿、甲状
腺瘤异变有关,极少数与家族的遗传性有关,如
甲状腺髓
腺癌。
甲状
腺癌绝大部分是来自滤泡上皮,少数来自滤泡旁细胞,极少数来自
甲状腺的间质。有原发性甲状
腺癌,也有继发的。其病理分类如下:
1.乳头状癌 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
腺癌,约占总数的3/4。病灶多的一侧,
肿瘤大小不一,一般无色膜、无痛,随吞咽活动差,低度恶性,预后良好。
2.滤泡状癌 也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甲状
腺癌,占10%v15%。病灶多为单个,也有多个的,
肿瘤为实质性的,有色膜的,
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或结节状,生长缓慢,容易误诊为
腺瘤,多见于40v60岁女性,个别的有早期血道转移。
3.髓
腺癌 是来自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的癌,有人称为滤泡旁细胞癌或C细胞癌,约占5%左右,
肿瘤无包膜,大小不一,多为单个,是中度恶性的甲状
腺癌。
4.
未分化癌 少见,约占5%,大多数是男性耉年患者,高度恶性的甲状
腺癌,预后极差,1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