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一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即假性脑积水。后者比较多见。
近期患过颅内并发症如侧窦血栓静脉炎,腰穿压力高,有时眼底水肿,无占位性体征。持续性头痛、头痛的表达。要警惕头痛 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一生中都有头痛发作,有人称头痛是仅次于头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一般是指前面在眉毛以上,后面枕下部以上即头颅上半部这一范围的疼痛。 足部震颤 足部震颤是帕金森病的特征之一。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生成减少。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视力障碍 眼功能包括形觉、色觉和光觉。视力是比较精确地表示形觉的功能,可分为中心视力和周边视力。中心视力是通过黄斑中心获得的,周边视力指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功能。故视力是视功能的具体表现之一。视力发生障碍,虽然很轻微,也说明视力功能受到了影响。 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病因】1.真性脑积水 脑积水。2.假性脑积水 侧窦脑积水。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率为2.5%。
CT和MRI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上矢状窦静脉造影显示侧窦有血栓形成。
耳源性交通性脑积水临床诊断需与脑积水相鉴别。后者多与脑脓肿并存, 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CT及脑脊液检查均有异常改变。如不积极治疗, 可发展为脑疝而死亡。治疗原则以彻底清除耳内病灶, 应用广谱抗生素, 降颅压 ( 可用药物或腰穿放脑脊液) , 但须要把握好放液量, 以免形成枕大孔疝。症状重者, 可行颞肌下减压术或脑室腹膜分流术。
进行脱水治疗,如用甘油口服,或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2~3次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进行腰穿,放出脑脊液30~50ml。如有进行性眼底水肿和视神经萎缩,为挽救视力,应及时采用颞肌下减压术或侧脑室引流术。如为真性脑积水病,应进行侧脑室颈外静脉吻合术,或进行椎管胸腔吻合术。
本病常并发进行性眼底水肿和视神经萎缩等。
【预后】国内外有关耳源性脑积水的报告不多。针对病因预防,如脑脓肿导致的,在治疗脑脓肿的时候,预防本病,以防患于未然。
新生儿颅内出血 | 颅内压增高 | 神经系统 | 颅脑损伤 | 出血 | 发热 | 感冒 | 头痛 | 水肿
| 恶心与呕吐 |哭泣样尖叫 |颅压增高 |脑脓肿 |视力障碍 |足部震颤 |四叠体受压 |中枢性发热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