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在小儿肿瘤中占第二位,各年龄均可发病,5~8岁发病最多,在,小儿时期以幕下肿瘤较多见,常为胶质瘤,预后较差。
1.常见症状 (1)呕吐:是呕吐常无呕吐常发生在清晨。 (2)小儿颅内肿瘤时,常可见到体温升高,可能与小儿颅内肿瘤重要体征之一,阳性率大约70%~80%,肿瘤的患儿,可能与肿瘤或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刺激颈神经根有关。 (5)肿瘤。常为粗大的水平肿瘤,特别是大脑半球肿瘤时,可表现为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当怀疑到颅内肿瘤时需做以下检查: (1)CT检查:大约有90%脑肿瘤可以通过CT确定诊断,静脉注射增强剂进行对比,更可提高阳性率,但天幕下肿瘤由于后颅凹被颅骨及含气的腔窦包围,伪影较多,有时诊断困难,对很小的肿瘤CT有时也可能无法发现。 (2)磁共振(MRI)检查:对肿瘤的定位较准确,而且对于鞍区、脑干及后颅凹肿瘤的检查,由于没有骨骼伪影的干扰,提高了诊断率。 (3)腰椎穿刺:可测量颅内压力,婴幼儿常因哭闹以致压力测量不太可靠,较大儿童所测结果有参考价值。部分脑肿瘤(如肿瘤或否定诊断。
治疗 1.手术治疗 包括根治手术和姑息手术。前者尽量彻底切除肿瘤,后者为缓解症状,减轻颅内压力,解除脑脊液循环梗阻。 2.肿瘤。 3.肿瘤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针对颅内肿瘤手术后残余肿瘤细胞而非肿瘤的主体,常与手术切除或肿瘤生长或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治疗两大类。
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
颅内压增高 | 惊厥 | 出血 | 发热 | 头痛 | 水肿
| 顺铂 |
| 癫痫和癫痫样发作 |额部肿块 |颅骨增生 |颅内感染 |口唇常无力而不能鼓气 |瘤体牵拉 |摸索反射 |前囟张力增高 |强笑 |深部性头痛 |视觉失认 |视网膜水肿 |头颅增大 |头痛 |头胀 |小脑定向力和功能障碍 |斜视 |行为紊乱而奇特 |眼球压痛 |阴毛早发育 |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灶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