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

胃癌治疗踏入精准时代,化疗、免疫、靶向临床如何应用?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总结最新进展撰文 | 凌浪花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日前,《自然评论》的一篇综述从分子和临床角度讨论了胃癌和胃食管交界处癌的特征,并回顾了在晚期胃癌中靶向和免疫治疗II/III期临床研究的数据和局部环境变化。胃癌发病谱悄然发生变化,或与这些因素有关胃贲门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喝酒、吸烟以及高钠饮食,爱吃腌菜、咸肉、腊肉等。一部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另一部分与体重过重和胃食管反流有关。...

医学界肿瘤频道 2023-03-06

部分适应症缓解率58.7%!这款国产PD-1新药正在招募实体瘤患者

不久前刚结束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 ASIA)上,一款国产新PD-1抑制剂QL1604公布了新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作为一线治疗方案,QL1604联合化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整体缓解率达到了58.7%,疾病控制率为84.8%;其中完全缓解率17.4%,部分缓解率41.3%。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总生存期尚未达到。QL1604是一款具有高选择性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除了宫颈癌以外,这款药物的...

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局部晚期直肠癌或可免除手术!徐瑞华团队发表最新成果

研究速递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陈功消化系统肿瘤团队在国际顶级杂志、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信迪利单抗用于错配修复缺陷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中,通过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能够达到临床完全缓解,避免放化疗及手术治疗的损伤。该结果为免疫治疗在错配修复缺陷或高度微卫星不稳定(dMMR/MSI-H)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

周彩存:肺癌国产免疫药物全面开花!筛选获益人群、探明耐药机制任重道远

以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免疫单药、免疫联合化疗、双免联合用药相继取得成功,极大改变了肺癌的治疗形式,使肺癌患者实现长生存。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针对肺癌免疫治疗领域也在进行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包括用药模式优化、新靶点研发、克服耐药探索等。“2022抗肿瘤新药研究及肿瘤治疗年终大盘点”于近日顺利举行。在媒体采访环节,肺癌分会场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与我们分享了肺癌免疫治疗的应用和进展。...

肿瘤医学论坛 2023-03-03

精准驱动,探新辅助免疫治疗 | 愈见新力量-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国际交流学院第八期隆重举行

整理: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为提升乳腺癌诊疗水平,促进与国际乳腺癌领域专家交流,打造碰撞理念的中青年学术交流平台,“愈见新力量-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国际交流学院”系列栏目隆重推出。栏目着眼于乳腺癌诊疗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差异化学术平台,激发新的学术思维。第八期会议特邀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王后学院巴特癌症研究所Peter Schmid教授参与,汇聚多位乳腺癌中青年专家,共同聚焦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治疗的个体化决策方案和发展方向。...

肺癌系列文章汇总(2023年2月)

肺友交流群、同行交流群(点击)我们这个号以分享肺癌知识为主,将逐步完善、优化肺癌指南、国际会议、化疗/抗血管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治疗、放射治疗、病理诊断、经验分享系列文章;本条推送,我们会动态更新,欢迎转发分享。肺癌指南诊疗指南重要图表:肺癌分期、PS评分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3.1版①(中文)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3.1版②(中文)NCCN丨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思维导图①(2021.7版)...

免疫治疗在EGFR-TKI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前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1,据统计,12.8%的NSCLC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发生脑转移,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脑转移的发生率升高至约25%。与野生型患者相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EGFR突变型脑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在一线、二线、三线EGFR-TKIs治疗失败后,大部分患者只能接受挽救性化疗,鉴于血脑屏障限制了大脑对大分子药物的摄取,化疗对脑转移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仅为4-5个月...

蔡三军:新辅助免疫治疗微卫星不稳定患者,最高cCR达100%!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其中DNA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约占总数的5%~15%,早期较高,晚期较低。随着肿瘤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结直肠癌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微卫星不稳定型结直肠癌,研究潜力巨大。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与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2 抗肿瘤新药研究及肿瘤治疗年终大盘点”,在2023年2月19日顺利举行。我们联合其他媒体就 “ 免疫治疗在肠癌上的进展 ” 采访了肠癌专场的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一起来看看教授的精彩分享吧!...

肿瘤医学论坛 2023-03-01

PD-L1高表达一定能用免疫药吗?这几类突变的患者需要警惕,盲目用药可能引起肿瘤爆发!

自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派姆单抗、纳武单抗等等)问世之后,专家们就一直在寻找一种或者一系列能够用于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标志物。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TMB)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类标志物,除此以外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错配修复功能(MMR)也是重要指标。简单来说,具有PD-L1阳性/高表达、TMB-H、MSI-H、dMMR当中一种或多种特质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效果更好。...

群英肺凡丨2023云端肺癌高峰论坛呼吸峰会开幕在即,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随着科技的发展,肺癌的诊疗更新了诸多理念、模式和技术,创新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也不断推陈出新。其中,肺癌的早诊早治、免疫治疗以及肺癌合并肺部疾病的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探讨的热点,相关治疗药物的研发和治疗策略改写了肺癌诊疗格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然而,当前仍有许多重要难题亟待解决。为继续提高我国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促进肺癌专家学术交流与分享,2023云端肺癌高峰论坛呼吸峰会将携手领域内诸多肺癌大咖,从多学科视角探讨肺癌诊疗,聚焦肺癌诊疗热点话题,为与会学者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大餐。...

医脉通肿瘤科 2023-02-27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