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

第231篇:用远游结束大流行

美国官方宣布新冠紧急状态结束了,但中国方面还没有类似宣布。回国仍然需要核酸检测,这个在目前,除非有症状指征,人人检测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新冠消失的时候,我阳了

生活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一点意外。2023年2月,新冠疫情进入第四个年头,周围早已恢复如常。美国这几年,一波又一波,无数的人都已经感染过了,悲喜自知。我自己有过几次密接,自测过2次抗原,因体检需要测过一次核酸,从来没阳过。如今,新冠日渐式微,觉得自己怎么都不会阳了。星期二,下班后,跟女儿去滑雪。回家,睡前女儿说鼻子有点堵,抱抱亲亲,摸着头哄着睡了,看看也没什么异常。星期三,同样,除了睡前有点鼻塞,她没有任何异常,我也没有。星期四,一早起来,注意到自己嗓子有点痒,除此之外一切如常。孩子晚上睡觉已经不抱怨鼻塞了。星期五,孩子完全正常。我早起嗓子有点痛,不严重,如果10分算最痛的话,大概有2,其它如常。我平时感冒最早的症状就是嗓子疼,然后头疼发烧,然后开始流几天鼻涕,一周时间左右完成一次感冒全过程。冬春是各种呼吸道病毒最猖獗的时候,心里想着大概是有点感冒了。照常上班,下午一个很重要的会议结束后,终于松口气,感到有点累了。回到家里,除了有点累,没有什么其他感觉。想过要不要测测看,一方面觉得上一天班有点累太正常了,另一方面觉得以前狼来了N次,都没阳,算了,不测。...

阳康3个月的你还不在状态?!一文梳理“长新冠”

2月28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自3月1日起解除所有场所的“口罩令”,在室内、户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均不用戴口罩。这一举措深受香港市民欢迎。但有的人emo了:阳康3个月了,为啥我还不在状态?本文通过梳理多篇重磅文献,带你系统了解“长新冠”。一什么是“长新冠”?包括哪些症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新冠”的定义1:COVID-19长期影响(Post COVID-19 Condition,PCC),通常称为长新冠(long COVID),是指...

新冠患者注射升白针,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癌症患者的化疗往往会引起骨髓抑制,从而增加感染风险。而骨髓抑制会导致化疗剂量的减量,甚至化疗方案的中断,最终影响患者化疗的效果。对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临床往往使用 rh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改善患者的状况,对于引起骨髓抑制高风险的化疗方案,指南推荐使用长效 rhG-CSF 进行一级预防。rhG-CSF 是一种启动成熟粒细胞增殖、分化和动员的细胞因子,广泛用于化疗对癌症患者引起的骨髓抑制的预防和治疗,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但在新冠流行期间,是否可以使用 rhG-CSF 存在争议。...

丁香园肿瘤时间 2023-03-03

新冠后遗症最长能持续多久?再住院的概率有多大?

近期,始于 2022 年底的我国首轮大规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潮已接近尾声,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已经「阳过」数周的患者仍未达到「阳康」状态。其中,除了迁延不愈的咳嗽、气短或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以外,还有不少人出现头痛、失眠、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嗅觉或味觉障碍等症状。尽管有些业内人士对于长新冠综合征(long COVID,简称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的存在仍有质疑,但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长新冠并不少见,且正在成为许多临床医生和「阳过」患者不可忽视和难以回避的热点问题。...

丁香园呼吸时间 2023-02-26

对于重症新冠患者,儿童群体的风险评估如何把控?

近期,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医疗工作重心也从「防感染」逐渐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面对已经到来的重症诊疗高峰,如何尽早识别重症患者、鉴别患者是否继发细菌感染、对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患者进行分级诊疗、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利用生物标志物辅助诊疗成为未来新冠诊疗的重中之重。2023 年 2 月 24 日下午,B·R·A·H·M·S PCT 经典论坛第五期就此主题于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诊疗经验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呼吸、儿童、重症专家就 COVID-19 重症患者的诊治经验以及 PCT 在其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吸引了众多学者线上参会,会议期间直播间观看人次达到 3600+,互动人次 1500+,反响热烈。...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03-03

疫情当下,如何快速提升医院呼吸系统传染病患者诊疗能力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保障医院各科室对新冠病毒感染和甲流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治能力,诊疗、药物都不能少2022年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冠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对新冠感染的防控进入“乙类乙管”新阶段,从“防感染”逐渐转向了“保健康、防重症”。在《方案》中,针对疫情放开后可能存在的感染者大量增加的情况,明确提出各级医疗机构要配备充足医疗力量,坚持“应收尽收”原则。...

医学界呼吸频道 2023-03-01

Wednesday Evening:新冠肺炎系列(一)

Wednesday Evening新冠肺炎系列(一)CAICA

重症医学 2023-03-01

警惕!50%的癌症患者会遭遇长新冠,女性风险更高

最近,发布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上的一个研究表明,美国癌症中心的癌症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六个多月的时间里出现了长新冠的症状。长期新冠肺炎长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后,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所有症状、病征和不良反应等持续超过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也被称为“长COVID”(Long COVID)。长新冠的症状可以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呼吸、心血管、神经、肌肉骨骼、消化、免疫等系统,常见的症状包括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胸痛、关节疼痛、头痛、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抑郁等。...

世卫组织警示:超10亿年轻人听力或受损!背后原因和3个习惯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超10亿年轻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和听力障碍的风险!相关文献发表在近期的《英国医学杂志·全球卫生》(BMJ Global Health)上,它分析了过去20年里33项数据研究,涉及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俄语,囊括1.9万多名年龄跨度在12-34岁的实验参与者。其中,超过4亿人患有中度至重度听力障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听力损失和听力障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交往,甚至还可能导致孤独和社交隔离等心理问题,研究认为,年轻人听力受损的原因和以下习惯有关。...

小方药师 2023-02-27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