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记载寸口脉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照法三种脉诊方法,《难经》则提倡独取寸口,晋王叔和随其后编撰《脉经》,首次系统阐述独取寸口脉法。从此,中医临床形成了独取寸口脉以获取诊疗信息的技术,后经历代发展完善,成为中医诊断学四诊之一。笔者认为,在正确运用脉诊技术和分析方法的条件下,脉诊在四诊之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望闻问诊辅其后,四诊互参可以完善诊断,但在意义上并非等同。多数情况下脉诊提供的信息有覆盖其他三诊分析方向的作用,有时脉诊分析足以完整客观地反映疾病的病机变化,其他三诊可起到旁证、印证的作用。即使在脉诊分析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也可以辅助其他三诊确定分析方向,这时其他三诊对脉诊结论发挥完善补充的修正作用。有专家学者将脉诊在四诊中的意义喻为灯塔、指南针、路标,丝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