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是患者意识清醒时(有时也可发生在轻度 意识障碍或浅 昏迷时),出现不能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运动,表现形式多样,一般在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停止;其病变大多发生在锥体外系,大脑皮质运动区、脑干、小脑、脊髓、 周围神经甚至 肌肉病变时也可引起。 锥体外系涉及所有锥体系以外与运动调节有关的结构及下行通路,包括基底核、小脑及脑干中诸多核团。锥体外系症状通常指基底核病变导致的姿势、运动异常。 与基底核病变有关的不随意运动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简介如下: 基底核中与运动功能有关的主要结构是纹状体,其组成及病变综合征如图1。 纹状体与大脑皮质及其他脑区的纤维联系相当复杂(图2),与运动皮质的联系环路是基底核实现运动调节功能的主要结构,包括: 1.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内)-丘脑-皮质回路。 2.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外)-丘脑底核-苍白球(内)-丘脑-皮质回路。 3.皮质-新纹状体-黑质-丘脑-皮质回路。并通过不同的神经递质如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等实现运动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