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肾动脉狭窄病变轻重不等,从明显的
肾动脉狭窄至临床上查不出来的肾动脉小支病变。狭窄严重者可引起肾灌流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导致钠水潴留、细胞外液容量增加、
高血压和肾衰等。病变较轻者,肾灌流损害不明显,GFR可以没有什么变化,即便如此,也可以出现
高血压。单侧
肾动脉狭窄,另一侧虽属正常,也不能防止
高血压出现。因此,
肾动脉狭窄以
高血压为主要表现,是最常见继发性
高血压。
概述
肾动脉狭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起病隐匿,进展较快,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重要病因之一。肾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包括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大动脉炎和肾动脉粥样硬化。该病的自然病程依赖于狭窄的成因和进展速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不仅累及一侧或双侧肾动脉,还常常累及其他脏器的血管,进展速度快,易出现双侧肾动脉狭窄或动脉闭塞,损害肾功能。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1.高血压 显著持续的高血压,以舒张压升高更为明显,肾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舒张压越高,一般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出现严重视网膜病变和反复发作性肺水肿。大动脉炎患者上、下肢收缩压差大于20mmHg。
2.肾功能衰竭 应用ACEI和利尿剂后出现肾功能进行性恶化。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可表现为尿量异常减少,低钾血症和单侧肾脏缩小。
3.缺血性肾脏病 由于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脏缺血性改变,特征为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由于大部分患者表现缺乏特异性,故老年人如有进行性肾功能不全,伴有非活性的尿液沉淀物,尿蛋白低于1g/d,高血压和周围血管疾病时应该怀疑有缺血性肾病。
4.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 持续性低血钾,代谢性碱中毒。
(二)查体要点
部分患者在上腹部正中或脐两侧可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杂音,杂音强弱和肾动脉狭窄程度不平行。但腹部杂音并非肾动脉狭窄的特有体征,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或年龄>50岁的患者亦可在上腹部听到轻度血管杂音。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和肌纤维发育不良是RAS的常见病因。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动脉炎是我国肾动脉狭窄的首位病因。但近十几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RAS已取代大动脉炎成为目前RAS的首要病因。与近年来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趋势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