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 ( 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
别名: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解释 收起

概述:肾血管性 高血压是(renal vascular hypertension)一种常见的继发性 高血压。各种病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的程度,即可引起肾血管性 高血压,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 血压可恢复正常或改善。本病可导致缺血性肾病及晚期肾脏病,与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不同。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王国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描述为:">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是肾动脉有严重的狭窄性病变,使受累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引起肾的尿生成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终而导致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5%~10%。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其发病率约占全部高血压病因的5%~10%。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是因肾动脉病变引起肾缺血而诱发的高血压病,是继发性(或症状性)高血压常见类型之一。有关此病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RVH的发病率,国内外尚无确切报道,多数学者认为,RVH占高血压病的5%~10%左右,在儿童重度高血压中占3%~10%,年龄最小可发病于胎儿期。肾缺血是引起RVH的必备条件,双侧、一侧肾或肾的一部分缺血均可引起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依据是肾动脉有严重的狭窄性病变,使受累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引起肾的尿生成和内分泌功能异常,终而导致高血压。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最新进展 展开
13 诊断标准 展开
14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5 诊断依据 展开
16 相关课件 展开
17 相关药品 展开
18 相关检查 展开
19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