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颈动脉体瘤是化学感受器
肿瘤。主要存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此类
肿瘤较为少见。Vou Haller在1743年首次描述,1891年Marchond报道
颈动脉体瘤并手术治疗,术后3天死亡。全世界迄今报道近1000例。我国已发现150例左右。颈动脉体多半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有包膜,大小不定,直径约3.5mm,富有血管和神经。供血由颈总动脉小支供给,神经来自颈交感神经节、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
颈动脉体瘤肉眼观察
肿瘤为红棕色,圆形或卵圆形,有分叶,外有包膜。细胞主要为多边形,胞浆嗜伊红染色,内含很多空泡和微粒体。好发于30v40岁,恶性变率为5%v10%。临床上甚为少见,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脑血管合并症,导致死亡。
颈动脉体瘤是化学感受器肿瘤,较为少见。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是慢性缺氧,导致体内血液成分改变,刺激颈动脉体,使其代偿增大,最终形成肿瘤。颈动脉体瘤来源于副神经节细胞,根据形态可分为二种:
①局限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部外鞘内,肿瘤有较完整的包膜,但与颈总动脉分叉部常有紧密粘连。
②包裹型: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并包绕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生长,将血管包裹于其中。大部分颈动脉体瘤属于此型。从组织学上很难鉴别颈动脉体瘤的良、恶性,一般恶性的根据是在区域淋巴结内找到颈动脉体瘤细胞或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恶性颈动脉体瘤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骨、小脑,其次为甲状腺、气管、肾。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为发生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或称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属良陛肿瘤。此瘤生长缓慢,极少数可恶变。无年龄及性别差异。根据肿瘤累及颈动脉的程度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Shamblin
Ⅰ型(局限型):瘤体较小,术中易从颈动脉上剥离下来。
Shamblin
Ⅱ型(包裹型):较多见,围绕颈动脉生长,将血管包裹,但不累及血管壁的中层和内膜。
Shamblin
Ⅲ型(巨块型):与颈动脉关系密切,且可出现局部压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