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
肿瘤多为单侧,双侧占4%v10%。圆形、肾形或分叶结节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实性,质地硬。切面实性,编织状结构明显,灰白或粉白色,偶见
出血或囊性变。
(2)显微镜下检查:瘤细胞长梭形,胞质少,无脂滴。细胞排列紧密,呈编织状或席纹状。胶原纤维丰富,可伴有广泛的玻璃样变。瘤细胞无不典型形状,亦无核分裂象(图1)。
2.含性索成分的纤维(或泡膜细胞)瘤
纤维瘤(或泡膜细胞瘤、纤维泡膜细胞瘤)内偶见少量性索细胞成分,一般仅占
肿瘤成分的5%左右。
肿瘤临床表现的生物学行为与
纤维瘤类似,而不像性索细胞成分(
颗粒细胞瘤或支持细胞瘤)
肿瘤,称之为含性索成分的纤维(或泡膜细胞)瘤。
3.细胞性
纤维瘤
肿瘤以细胞成分为主,细胞间胶原纤维少。瘤细胞可有轻度异型性,在细胞最丰富的区域核分裂?3/10HPFs。
细胞性
纤维瘤的预后一般较好,约20%可复发,应视为有低度恶性潜能的
肿瘤。
4.
纤维肉瘤 当细胞性
纤维瘤的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异型性、核分裂>3/10HPFs时,诊断为
纤维肉瘤。其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
【病因】
病因: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研究发现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发现了染色体数目和
结构的异常;在分子水平上发现了某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