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口腔颌面部组织器官畸形及缺损整复的手术原则是:
①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期,如瘢痕的切除整复术应在其增生、收缩变化恒定后进行;
②形态的整复要考虑功能的恢复;
③除静态时对称外,应尽量做到动态的平衡;
④能用邻近组织瓣者,尽量不用远距组织瓣;
⑤骨组织缺损整复应尽量选用自体
骨移植,生物人工材料的选择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1.在拟定口腔颌面部后天性畸形和缺损的治疗计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病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整复手术之前,必须注意病员的全身状况。身体健壮,营养良好,是创口愈合的有利条件;反之,患严重贫血、
肺结核、
糖尿病以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等均不宜作整复手术。一般情况下,
血红蛋白不应低于90v100g/L。
(2)年龄:耉年及10岁以下病员,其合作程度及对多次手术的耐受性一般均较差;故在手术前应周密考虑,尽可能选择需时较短,操作简便而且效果亦较好的手术方法。
如必需在儿童期行器官(如耳、鼻)再造术时,其形成的器官大小应与正常人近似,因被移植的组织
生长发育较慢,甚或无
生长发育之能力。
(3)手术区及供组织区情况: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手术,关系着生理功能与外貌的恢复。除术前应着重检查局部组织畸形或缺损的情况外,还应对预计的供组织区,包括其生活力、色泽以及可资利用组织的大小等进行详细地检查。
(4)手术时间:整复手术一般为选择性手术,宜在适合的时机进行。但在处理早期损伤病员时,为了消灭创面及尽量早期恢复功能的需要;则常常与损伤的手术同时进行,并已成为急症手术的组成部分。
整复手术还可分为立即整复与延期整复两类。立即整复,常在
肿瘤切除术时同时进行,例如下颌骨
肿瘤切除后立即植骨,立即
皮瓣移植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以及保护重要的血管,硬脑膜等;严重损伤,特别是伴有大量软组织缺损者,也是立即整复的手术指针。延期整复则多用于因损伤、
炎症所引起的继发畸形、缺损,以及不适宜立即整复的恶性
肿瘤术后缺损的整复。
选择性整复手术一般宜在春秋两季进行,以减少创口
感染的机会。
(5)病员的思想准备:整复手术有时需多次进行,因此术前应有充分估计。治疗计划应参考疾病的性质、程度、病员的要求,以及病员的职业、年龄、经济情况等作全面考虑。原则是:以恢复功能为主,兼顾外形;并力求达到功能与外形的统一。
手术前应将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次数、需要时间、固定方法、饮食要求、预期效果等向病员及家属详细耐心地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取得病员的合作。一般说来,比较大型而复杂的畸形或缺损的整复手术,易使病员满意;而微小的畸形或缺损,则往往不易满足病员的要求。对后者更需术前作好思想准备工作。
此外,整复手术前后应作好形象记录,包括照相、录像以及采取
记存模型等,以便日后对照了解或评定治疗效果。
2.常见畸形和缺损的整复
(1)缺损畸形的整复:口腔面颈部软组织缺损通常可分为3种类型,即:黏膜缺损、
皮肤缺损和复合缺损,后者包括黏膜和
皮肤甚至深部
肌肉及骨组织的同时缺损。口腔面颈部畸形则常常也是由于组织缺损所致。口腔面颈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整复方法主要是各种组织的带蒂或游离移植。
①唇颊缺损畸形的整复:唇颊部畸形及缺损多因
炎症(主要是走马疳后遗症)、损伤(包括灼伤)或
肿瘤切除术后引起。唇颊缺损除可导致外貌缺陷外,常引起功能障碍,诸如进食不便,语言障碍,咀嚼困难以及涎液外溢等等。
唇颊部畸形或缺损整复的手术原则是:
①除外形的整复外,一定要考虑功能的恢复,包括张口度及咀嚼功能;
②除静态时对称外,应尽量做到动态平衡,这就常常要求应做
肌肉或复合组织瓣转移;
③能用邻近组织瓣转移者,尽量不用远距组织瓣,因其色泽近似,手术也较简便。
A.口角歪斜:口角或颊部因瘢痕挛缩常可导致口角不在一水平线上,从而造成口角歪斜。因索状瘢痕引起口角歪斜的手术方法主要是瘢痕切除,—Z―字成形术(图1)。
在非索状瘢痕,也无严重组织缺少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对侧唇部及口角邻近组织行—Z―字成形术以整复之。其方法是:
如口角歪向上,可在患侧上唇近中线处沿红唇缘做切口,延至同侧口角部;再继续弯向下唇,并沿红唇缘向中线伸展;再弯向下外侧
皮肤形成一—Z―字切口和—1―、—2―两组织瓣。先切开皮瓣—1―,可达肌层,充分松解瘢痕,此时,上斜之口角一般可降至正常水平。然后,视上唇部由于口角下降后缺损的大小,调整—2―瓣的大小,使之适合缺损部面积。校正无误后,即将—2―瓣切开,自皮下分离,转移向上插入上唇下降后形成的创面内,并缝合之(图2)。如此则歪斜向上的口角即已下降与对侧口角平行。下唇部遗留的三角形创面,可在切口两侧做潜行剥离后,直接拉拢缝合之。创口轻轻微包扎加压1天后,可任其暴露干燥,每天清洗。5v7天后,即可间断拆除缝线。约1周后全部愈合。
如口角歪斜向下,可用同样原则进行手术,但系采用上唇皮瓣转移向下唇以整复之。
如因唇颊部严重组织缺损而引起口角歪斜,而局部又无组织可利用者,可在口角复位后用近距皮瓣(诸如额瓣或颈瓣)以修复遗留的创面。
B.小口畸形:口唇的缩小,多发生在严重的灼伤或某些
炎症疾病之后。
肿瘤切除术后也可引起。小口畸形常使病员饮食、语言、咀嚼、表情等生理功能活动受碍。
小口畸形的整复有各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口角处沿唇红缘延伸,向外侧
皮肤作长短、大小适宜的三角形切口。如为单侧口裂过小,三角形的大小及顶端位置可参照正常侧决定;如为双侧口裂过小畸形,则顶端的位置应在两侧瞳孔垂直线上。切除三角切口内的
皮肤、
皮下组织,
肌肉一般不作切除;黏膜则应予全部保留。沿口裂平面将三角形黏膜切开,至近三角顶端时,再加弧形直切口。将此3黏膜瓣分别考转向外,对合上、下
皮肤切口的边缘缝合,即形成新的口裂和唇红组织(图3)。
C.唇外考或内卷:口周
皮肤瘢痕或组织缺损常引起唇外考;口唇内侧黏膜缺失或瘢痕挛缩则常导致唇内卷。唇外考或唇内卷均可导致牙外露,口唇闭合不全,涎液常外溢。
轻度唇外考或内卷可视瘢痕性状,外考或内卷的程度和部位分别选用—Z―字成形术(图4),—V―—Y―或—Y―—V―成形术以矫正之(图5)。
较严重的而广泛的唇外考或内卷则常需选用瘢痕切除
局部皮瓣或黏膜瓣转移(图6)。
严重的唇外考多见于颜面部灼伤瘢痕。对于这类畸形缺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游离植皮或游离皮瓣整复,如受区血管条件不好,不能行游离皮瓣整复时,则只能用
皮管整复。
唇外考选用游离植皮时,以选用全厚皮片为好。先将瘢痕切除,使口唇恢复正常位置后再行植皮。应注意:
①瘢痕组织必需彻底切除;
②唇的高度或长度应矫枉过正,一般应比正常位置要高或长约0.5cm,以补偿植皮后期收缩;
③要注意恢复和重建正常解剖形态,包括人中、唇弓以及下唇窝等。
D.唇红缺损畸形:唇红黏膜缺损可见于灼伤、损伤,以及口唇已用皮瓣或
皮管修复尚待用黏膜形成口唇时。唇红缺损可为部分缺损,也可为全唇红缺损。
部分唇红缺损,其范围不超过上下唇1/3者,可以利用剩余的唇红形成一黏膜瓣,利用黏膜组织的弹性推进滑行至缺损部位修复之(图7)。
部分唇红缺损限于半侧(1/2)上唇或下唇者,也可选用对侧唇红黏膜瓣带蒂转移法。注意黏膜瓣的长宽比例以不超过3∮1为宜;转移时蒂部切不可扭曲过大,以免坏死。如创口顺利愈合,14天后即可行断蒂术(图8)。
全上唇或下唇唇红缺损,或上下口唇唇红均缺损时,则主要靠口唇内侧正常黏膜滑行考转成形(图9)。如口唇内侧黏膜不足或甚至无黏膜存在时(如已用皮瓣或
皮管形成了上下唇),则只有采用颊黏膜游离移植;而最好和最可靠的方法可能是舌黏膜带蒂移植:根据缺损的部位,在舌尖部形成带蒂黏膜瓣,直接与形成唇红的创面缝合(图10);2v3周后可以断蒂,唇红即已形成。本法的最大缺点是在移植期间,病员要禁止说话,而且必须进食流质饮食;如上下唇均需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