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
【饮食保健】
患者无特别饮食禁忌,可正常饮食。
食疗方:
1.活泥鳅2000克,放清水中养1天,使其排净肠内废物。次日放干燥箱内烘干或焙干,研末装瓶。每日1次,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15日为一疗程。有温中益气,解毒功效。
2.茵陈、车前草各100克(或车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湿清热功效。
3.茵陈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先将茵陈洗净,煎汁,去渣,入粳米后,加水适量,煮粥欲熟时,加入适量白糖稍煮1~2分钟即可。每日服2~3次,7~10日为一疗程。有清利湿热、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4.酸枣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时,加白糖适量。每日服1次。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降低转氨酶作用。
5.枸杞子30克,母鸡1只,清汤1250克,料酒10克。将母鸡在鸡肛门部开膛,挖去内脏,洗净;将枸杞洗净装入鸡腹内,然后放入钵内(鸡腹部向上),摆上葱、姜,注入清汤,加盐、料酒、胡椒面,隔水蒸2小时取出,拣去姜、葱,调好咸淡即成。每日2次,吃肉喝汤,有保肝益精、养阴明目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贫血等患者。
6.鲜芹菜100~150克,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炖服,每日1次。有清热解毒、养肝功效。
【护理】
如病人服药后发生过敏反应须立即停止用药;不得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服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应避免使用。
急救处理: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处理是否及时关系到其预后。如处置及时,病死率较低。相反,如处理延误,即使在中毒早期也易发生意外。处理措施包括:
1.洗胃,硫酸钠导泻。
2.有条件者测定血药浓度,以估计中毒程度。
3.尽早使用巯基供体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防治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损害有特效。该药可增加肝细胞内谷胱甘肽的储存,使谷胱甘肽与对乙酰氨基酚的活性代谢产物结合,阻止其与肝细胞的大分子共价结合。宜尽早使用,争取在服对乙酰氨基酚10小时内用药,超过该时间则用之无效。该药本身相对无肝毒性。因此,在下列情况下应果断用之:
(1)服醋氨酚4小时后血浆药物浓度逾200mg/L或12小时超过50mg/L。
(2)有充分证据表明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如患者曾长期饮酒,同时服过可诱导肝酶的药物,饥饿或缺乏蛋白质等,则更应及时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
用法:首剂140mg/kg口服,随后给予维持剂量,按70mg/kg每4小时服1次,共72小时。也可将首剂150mg/kg置于5%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短于15分钟;随后用50mg/kg溶于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4小时以上。其后16小时内用100mg/kg溶在葡萄糖液1000ml中持续静脉滴注。如此在20小时内总量达3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