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肠管急性炎症病变,多发生在回肠末段或空肠,也可累及结肠及十二指肠。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小肠常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坏死等不同病理改变,故又被称为急性节段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节段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等。本病可以有肠坏死。血便是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多见于小儿。
常发病于夏秋季,可有不洁饮食史,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或者呈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剧。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腥臭血便。腹部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肠鸣音一般减弱。肠管明显坏死时,全身中毒症状、中毒性菌痢或急性肠梗阻等相鉴别。
1.临床症状 见上述临床症状。 2.腹部体征(1)可见不同程度的腹胀、腹肌紧张及压痛;(2)当肠管坏死或穿孔时,可有明显的腹膜炎征象;(3)有时可触及充血水肿增厚的肠袢所形成的包块;(4)肠呜音减弱或消失。 3.辅助检查(1)X线腹部平片:小肠扩张积气,空肠黏膜皱襞粗糙,肠间隙增宽,立位片可见液平面。肠段坏死时显示不规则的致密阴影团。(2)腹腔穿刺:可能为血性。(3)化验:白细胞计数升高,有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
休克。应用头孢类抗生素与甲硝唑,以控制肠道细菌感染。(2)用肠外营养,以使肠道休息并提供能量。(3)禁食水,胃肠减压。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 1)因肠坏死或穿孔而出现腹膜刺激征象。2)反复肠道大出血,非手术治疗无法控制。3)肠梗阻症状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时。4)局部体征加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休克倾向。5)诊断未能确诊者。(2)探查后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1)如肠管并无坏死、穿孔,亦无大量出血,可进行肠系膜根部普鲁卡因封闭,不作其他处理,继续内科观察治疗。2)肠管坏死、穿孔或大量出血,病变局限者可行肠管部分切除吻合。
书名:外科学(第七版)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吴在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急性腹痛 | 出血 | 发热 | 休克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