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
别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解释 收起

概述: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Gallavard于1922年首先报道的。它多发生于无器质性 心脏病依据的患者,经检查是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单形性 室性心动过速。根据发作诱因、心电图表现、有创伤法检查结果和对药物不同反应等将它分为两大类,共3种。     1.左束支阻滞型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LBBB型IVT)  亦称右心室型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有以下两种类型。     (1)左束支阻滞型非持续性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     (2)左束支阻滞型持续性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     2.右束支阻滞型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RBBB型IVT)  亦称左心室型特发性 室性心动过速。可分为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后者较少见。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