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目前对骨坏死尚缺乏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病理过程一经启动,依靠外力很难阻断,一般需3v5年。其恢复的程度与诊断治疗的早晚、坏死灶的大小、坏死的程度及治疗是否恰当有关。因此对骨坏死应努力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会减少或避免畸形的发生,获得良效。骨坏死一旦发生骨外形变形,可造成永久性病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劳动能力。
1.西医治疗
(1)非手术疗法:
①限制负重:严格限制负重或不负重可使缺血骨组织恢复血供并免受压力作用,以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塌陷,促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自行愈合。主要适用于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如耉年、一般情况差、缺血性坏死进展期及预后不良的病人。可先依靠手杖、腋杖等支具限制患肢负荷,直至临床有
关节置换指征为止。
②皮牵引:牵引时应使患肢处于外展内旋位。这样既可缓解周围软组织的
痉挛,又能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量,使压力平均分布,避免应力集中而致股骨头坏死加重或塌陷变形。牵引重量宜适中,因人而异,对一般成人掌握在4kg。每天牵引1次,持续3v4h。
③电刺激:电刺激有成骨作用,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骨具有压电效应及电刺激能模拟生物信号有关。普遍认为,电刺激可作为缺血性坏死的独立治疗方法,也可作为手术辅助治疗。
④减停激素:对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的病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换用其他西药或改用中医药治疗,同时在医嘱下逐渐减少激素的用量,以至最终停用。
(2)手术疗法:
①保留股骨头的治疗:
A.钻孔减压:主要用于早期无
关节面塌陷的病人,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简单的手术方法。作用机制是降低骨内压,促进静脉回流。解除滋养血管
痉挛,使新生血管能顺骨孔长入缺血区。有些文献报道临床有效率可达90%,但多数学者未能得出这样理想的治疗效果。
B.植骨术:因植骨前需先钻孔,故又称钻孔减压植骨术。其作用机制是:a.钻孔减压;b.植骨提供机械支撑;c.带肌蒂
骨移植增加股骨头的血供,手术方法众多,包括松质
骨移植、皮质
骨移植、带肌蒂
骨移植、血管吻合
骨移植及同种异体骨
软骨移植。早期,常采用中央减压,皮质骨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
C.截骨术:通过改变股骨头与股骨干间的对应位置关系可以达到:a.增加股骨头的负重面积;b.减少股骨头所受压力;c.将股骨头坏死病灶移出负重区,减少局部承受的应力。另外,截骨术本身使髓腔开放,可降低骨内压,改善股骨头血循环。截骨方法众多,如屈曲位截骨、伸展位截骨以及外展、内收及旋转位截骨等,其效果相差较大。
②
关节成形术:髋
关节成形术包括金属杯
关节成形术、
关节表面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
关节置换术。
A.金属杯
关节成形术及
关节表面置换术:前者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期,后者主要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期,尤其是年轻、活动量及体重大,有可能再次
关节修正术的病人。随着全髋
关节置换术的出现,这种方法近乎淘汰。
B.股骨头置换术:人工股骨头取代坏死股骨头,保存了尚属正常的髋臼,即使手术失败,再修正也较全髋
关节置换术简单,在其理论上的优点,曾作为治疗进展性股骨头坏死的经典性手术。但由于股骨头坏死好发于20v50岁病人,这些病人活动量大,寿命长,早期股骨头假体存在设计上的某些缺陷,因此术后假体容易松动,并加重髋臼的磨损,失败率较高,远期效果不理想。
C.全髋
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适用于耉年及严重股骨头坏死患者。普遍认为年龄和股骨头坏死本身是影响THR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最近,采用多孔面生物固定型假体治疗髋
关节骨坏死,克服了骨水泥本身对假体远期疗效的不利影响,为假体的生物性永久固定带来了希望,近、中期
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其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D.其他方法:在特殊情况下,对那些不宜进行
关节成形术的病人,可考虑行
关节融合术和Girdlestone髋
关节成形术,前者适用于年轻、肥胖、活动量大,尤其是单侧髋
关节受累、膝
关节及脊柱功能正常的病人。Girdlestone
关节成形术常需清除股骨头、股骨头颈及髋臼周围骨赘,并通过术后适当处理促使相对骨面间纤维软骨的生成,形成假
关节,虽然术后病人有下肢短缩、不稳,但仍能保持良好的
关节活动度。同时减轻
疼痛症状。
2.中医治疗 骨坏死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僵痛不适,继而出现
疼痛加重。活动受限以及
肌肉萎缩。在中医看来,早期主要为骨痹,后期则
痹证日久,发为痿痹。其原因则有创伤,内损和外邪侵袭。
(1)辨证论治:对于骨坏死的治疗总的原则应为通痹化瘀,补肾健骨。对于早期患者僵痛,活动不适者,应以通痹化瘀为主;对于萎弱失用者,应以补肾健骨为主。前者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后者可以
健步虎潜丸化裁。
①气滞血瘀:
症状:髋部有外伤史,髋部
疼痛,或有肿胀瘀斑,夜间尤甚,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有跛行及髋
关节功能障碍,舌质紫暗,脉沉涩。
方药:骨坏死?号方。
当归尾20g,桃仁9g,红花9g,血竭6g,
丹参15g,延胡索9g,柴胡9g,桂枝9g,牛膝9g,党参9g,生地、熟地各15g,炙甘草5g。
②脾肾阳虚:
症状:髋部
疼痛,持续绵绵,腰酸腿软,畏寒怕冷,面色晄白,身倦乏力,动则汗出,纳少腹胀,便溏,足胫浮肿或全身
水肿,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迟弱。或有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史。
方药:骨坏死?号方。
熟地15g,鹿茸6g,仙灵脾10g,白术10g,茯苓10g,炮干姜10g,
丹参20g,土鳖虫6g,白芥子6g,骨碎补15g,牛膝10g,炙甘草6g,大枣4枚。
③肝肾亏损:
症状:髋骨
疼痛,持续不减,病程已久,髋
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舌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骨坏死?号方。
熟地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全当归15g,白芍10g,黄芪30g,
丹参15g,穿山甲10g,地龙10g,骨碎补10g,杜仲10g,牛膝6g。
④寒湿痹阻:
症状:寒邪盛者,髋部冷痛,痛处不移,肢体发冷,得热痛减,入夜痛甚,舌淡、苔薄白,脉沉弦。湿邪胜者,髋部重着钝痛,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或濡。
方药:骨坏死?号方。
独活10g,桑寄生15g,秦艽10g,鸡血藤10g,川乌6g,牛膝5g,生地、熟地各10g,补骨脂15g,全蝎6g,地龙6g,
丹参15g,炙甘草6g,细辛3g。
(2)综合治疗:
②针灸疗法:
A.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秩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为一组;伏兔、血海、风市、阴陵泉、足三里、丰隆、解溪、太冲为一组。补法或平补平泻,留针30min。半月1个疗程,间休5天。
B.温针:针刺环跳、秩边、居髎、冲门、风市、足三里、绝骨等穴,针后髋部加火罐。7天1个疗程,间休3天。
C.水针刀:先配制磁化骨钙液(重加维丁胶钙针20ml,
利多卡因5mg,
山莨菪碱注射液5mg,
脉络宁注射液10ml,混合备用)。同时备用消毒滤过
氧气300ml。结合X射线片或CT所示,在病侧大转子骨顶点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寻找明显压痛点,有时可触到硬结及条索状肿物为治疗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寻找第二个阳性压痛点;在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寻找阳性压痛点作为第三个治疗点;然后常规消毒后,取4号扁圆刃水针刀按肌纤维及血管神经走向平行进针刀,当达到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