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邻胺苯甲酸的衍生物,属于非甾体类消炎药,有一定的消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作用强于阿司匹林,但只及保泰松的一半。一般持续6v8h。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G合成有关,同时还能直接对抗前列腺素的某些作用。
口服后迅速被吸收,约2h可达血药峰值,t1/2为2v4h。48h内约有用量的50%以结合的代谢物随尿排出。20%以非结合型代谢物随粪便排出。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
1.适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2.用于治疗中等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月经痛、分娩后疼痛等。
1.对本品过敏者、哺乳者禁用。 2.胃肠炎、溃疡病及癫痫患者禁用。 3.哮喘、肾功能不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禁用。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常见食欲缺乏、上腹不适、腹泻。偶见溃疡加重或诱发溃疡出血。其他的不良反应有可致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偶见蛋白尿和血尿素氮升高;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应用本品有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可见头痛、眩晕、嗜睡等。过量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惊厥,偶有昏迷。
1.肝、肾功能损害患者慎用。 2.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3.发生腹泻时立即停药。
口服,首次500mg,以后每6小时1次,每次250mg,饭中服。1个疗程不得超过7天。
1.本品可将华法林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置换出来,使后者血药浓度升高。 2.本品可对抗螺内酯的利尿作用。 3.本品可使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加。 4.本品可加强口服抗凝血药、降血糖药的作用和毒性。
本品各方面作用并不比其他同类药突出,且不良反应多见,并较严重,有些国家并不主张使用,只偶尔作为慢性疼痛的镇痛剂,并仅仅是短期用。芬那酸类药的疗效不如阿司匹林,副作用较多(25%),主要是胃肠道不适,腹泻或便秘,用药不宜超过1周。临床上镇痛作用胜于抗炎,对月经痛的疗效较好,这可能与本类药能选择性地抑制子宫PC2Ω和PGE的生物合成有关。
| 头痛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