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物质分解代谢、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以及促进脑发育等生理作用。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正常人一日需碘100v150δg。缺碘可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碘过量则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育龄妇女在孕前、孕期和哺乳期补充生理需要量的碘,可预防地方性克汀病和亚克汀病的发生;缺碘人群补碘可以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本药(分子式为KIO3)与碘化钾(分子式为KI)不同,主要用于补碘,不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本药口服后,碘酸根离子在接触体液后很快被还原成碘离子,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口服后1小时血碘浓度迅速达到峰值,而后下降,维持较高浓度可达5v8小时,然后逐渐下降至给药前的血碘浓度。在血液中碘以无机碘离子形式存在,由肠道吸收的碘约30%被甲状腺摄取。未被利用的碘主要由肾排出,少量由乳汁和粪便排出,极少量由皮肤与呼吸道排出;可以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
用于预防及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
1.对碘过敏者。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人体能耐受相当大量的碘酸钾,故在一般补碘剂量下,本药是十分安全的,多无不良反应。极个别患者空腹服用后可出现上腹部不适。偶见过敏反应,如皮肤血管性水肿(肢体、颜面、口唇、喉头等)、皮肤红斑、发热等。余参见—碘化钾―。
1.慎用:(1)急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及肺结核患者。(2)高钾血症患者。(3)肾功能不全者。 2.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孕妇是补碘的重点人群,但使用碘时应权衡利弊。 3.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哺乳妇女是补碘的重点人群,但使用碘时应权衡利弊。 4.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本药可影响甲状腺功能测定值、甲状腺吸碘率的测定值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显像结果。 5.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长期补碘应定期测定尿碘。 6.由于机体储碘的能力有限,因此需逐日按生理需要量补碘。正常人一日供碘量因年龄及某些生理状况而有差别,一般人群碘的生理需要量为:4岁以下儿童30v105δg,4岁以上儿童及成人75v225δg,孕妇及哺乳妇女150v300δg。 7.按大剂量(一日1000δg)连续服用3个月后,或者口服大于生理需要量的1000倍以上时,会发生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溶血、痉挛性瘫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原发性损害、视网膜血管上皮细胞增生、视杆细胞的继发性损害及甲状腺肿,少数症状于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1.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片剂:孕妇、哺乳妇女及普通成人,一次0.3v0.4mg,一日1次。(2)颗粒剂: ①普通成人,一次0.15v0.3mg,一日1次。 ②孕妇及哺乳妇女,一次0.3v0.45mg,一日1次。(3)口服液: ①普通成人,一次0.3mg,一日1次。 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一次0.3v0.45mg,一日1次。 2.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4岁以上儿童:用量同普通成人。(2)4岁以下儿童:片剂一次0.15v0.2mg,颗粒剂及口服液一次0.15mg,均一日1次。
1.与其他抗甲状腺药或锂盐合用,可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大。 2.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保钾利尿药合用时,易致高钾血症,合用时应监测血钾。 3.与131I合用时,可减少甲状腺组织对131I的摄取。 4.钙、氟、镁剂可抑制本药的吸收(碘缺乏时,该抑制作用更显著),应避免同时服用。
| 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克汀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