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感染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原虫病。人由于吞食了隐孢子虫的卵囊而受感染。病变以空肠及回肠的肠上皮细胞层为主。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及低热等,多数病人病程短暂而自愈。但在免疫功能缺损病人受感染后,可出现严重腹泻,甚至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而死亡。目前尚缺乏肯定有效的抗病原治疗药物。
隐孢子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由宿主细胞形成的纳虫空泡内,空肠近端是原虫数最多的部位,严重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上皮细胞。隐孢子虫的寄生可破坏肠绒毛的正常功能,引起小肠消化不良和吸收障碍而发生腹泻。体内自身重复感染使肠黏膜表面积缩小、黏膜酶(如乳糖酶等)的减少亦为引起腹泻的原因。
本病呈全球性流行,传播方式以粪-口、手-口途径为主。传播类型为动物-人、人-人。污染的水源、空气也能传染(囊合子很微小,尘埃足以携带其飞扬)。因骨髓移植而感染者也有报道。免疫缺陷者、低年龄小儿、医务人员等更易感染。也易在卫生条件不好的家庭、托儿所及儿童医院内流行。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本病可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免疫功能正常者的隐孢子虫病
潜伏期一般为7~10天(5~28天)。主要表现为自限性腹泻,每日5~10次,以水样便为多见,或为黏液稀便,持续数日自愈。偶可持续1月左右。可伴纳减、恶心、呕吐、上腹部痛(多为间歇性、轻度),少数病人可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可轻度下降。婴幼儿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偶见反应性关节炎。
2.免疫功能缺损者的隐孢子病
潜伏期难以确定。症状多而重,持续时间长。患者常有霍乱样腹泻,每日多达数十次,量达1~10L/d,患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及体重下降,甚至呈恶病质。隐孢子虫尚可引起喉一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可同时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胆囊感染见于10% AIDS伴隐孢子病患者,表现为急性胆囊炎或硬化性胆管炎,患者不一定有腹泻。本病伴胰腺炎、肝炎者亦有所见,从胆汁、胰液或肝活检胆管上皮细胞找到隐孢子虫即可确诊。播散型隐孢子虫病往往于尸解时发现。
(二)查体要点
一般肠道感染时体征较轻,可有腹部压痛,胆道感染时可有黄疸、右上腹压痛;呼吸道感染时两肺闻哮鸣音,肺底哕音。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asis)是由隐孢子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感染人体的仅有微小隐孢子虫一种。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人通过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感染,其中水源污染常造成暴发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可并发胆囊炎和肺部感染。隐孢子虫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寄生虫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腹泻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体。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当出现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时,称为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20世纪80年代初,当发现它是引起HIV感染者腹泻的一个相对常见的病因后,隐孢子虫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体。这种病原体可感染消化道或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引起腹泻、胆道或呼吸道疾病。
病原学
隐孢子虫可分为十余个种,包括感染哺乳动物、爬行类、鸟类和鱼类等的各种。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的直径4μm,是所有感染人类引起临床疾病的隐孢子虫中主要的一种。现又将它分为2种:C.hominis专性感染人类,而C.parvum 除感染人类外还感染其他许多动物。在一些患者体内还发现了如猫隐孢子虫(C.felis)、鼠隐孢子虫(C.rnuris)、犬隐孢子虫(C.canis)、猪隐孢子虫(C.suis)和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等。另外,种内的异质性也可导致不同宿主感染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隐孢子虫的生活周期可在一个宿主体内完成。卵囊(oocyst)通过食物或水被人摄人后,在消化道受胆汁和消化酶的作用,于小肠内进行脱囊,释放出4个运动的“香蕉状”子孢子。脱囊后的子孢子附着在小肠上皮细胞壁上。子孢子以无性繁殖方式发育为裂殖体,继而从腔内释放出裂殖子。这些裂殖子一部分可以再次侵入宿主细胞,导致自体感染,另一部分经历有性繁殖发育成新的卵囊。
卵囊有薄壁与厚壁两种。薄壁卵囊可以在宿主胃肠道脱囊,释放出子孢子周而复始感染。厚壁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可在低温或常温下存活数月并保持感染性。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在人或其他动物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多发生于气候温暖的夏秋季,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为主要症状。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暂而能自愈。该虫不仅可发生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如在艾滋病患者的体内引起严重的难治性致死性腹泻,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者,如新生儿、婴幼儿等。目前认为,隐孢子虫是导致人类及幼畜腹泻的主要肠道病原体之一。防止水源及食物的污染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