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
别名: 急性外感热病
解释 收起

风温是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春冬季节,起病较急,初起以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等肺卫证候为主要特点。其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本病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颇为相似。临床上,以上疾病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风温是冬春两季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脉浮数等症状为特征的外感热病。因春季阳气升发,温暖多风,最易形成风热病邪,若此时起居不慎、寒暖失调,使外邪侵入则发为风温。风温在发展过程中有顺传和逆传两种情况。顺传指肺卫之邪不解,内传气分。逆传指肺卫邪热,逆传心包。辨证风温多为实证、热证,邪热先犯卫分,后可传入气分、营血分。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而肺位居高,首当其冲,所以本病初起以邪在上焦手太阴肺经为病变中心。如肺卫之邪不解,病情加重,一可顺传气分太阴阳明合病,二是逆传营分心包。
辨证分型
   
    一、邪袭卫表发热,咳嗽,头痛,咽痛,头胀,恶风寒,口渴,痰不多,无汗或汗少而不畅,舌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或弦滑。
   
    二、痰热阻肺发热,咳嗽,喘促,甚则鼻扇,口渴,胸闷胸痛,痰多黏稠或黄,纳呆,大便干或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三、肺热腑实发热汗出,口渴,便秘,咳嗽,喘促,或谵语,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数滑洪有力。
   
    四、热入厥阴神昏,谵语,发热夜甚,咳嗽气促,痰鸣,项强抽搐或肢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或细数。
   
    五、肺胃阴伤低热或无热,口燥渴,干咳或稍有黏痰,食少纳呆,舌红少苔,脉细数。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实验检查 展开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5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6 并发症 展开
7 病程和预后 展开
8 诊断标准 展开
9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0 诊断依据 展开
11 相关课件 展开
12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