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 ( hypoglycemia )

FDA批准首个细胞疗法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

今天的批准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疗法,为患有1型糖尿病和反复严重低血糖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额外的治疗选择,以帮助实现目标血糖水平。

【规范与指南】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第九章-第十三章)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11): 1143-1250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通信作者: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九章 运动治疗要点提示:1.运动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有益(A)...

内分泌空间 2023-03-01

【规范与指南】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第五章-第八章)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 14(11): 1143-1250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通信作者: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第五章 血糖控制目标糖尿病综合管理的目的是减少 1 型糖尿病(T1DM)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管理策略包括通过有效给予外源性胰岛素维持患者血糖至接近正常,减少低血糖事件,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促进心理健康,最终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共赴好时光,第三届FOD起航再出发,糖尿病诊疗再攀高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中西共话,直击前沿,第三届FOD智领未来,再耀新程。2023年2月18日,第三届糖尿病诊疗创新高峰论坛(FOD)隆重召开,以“共赴好时光”为主题,15城云端互联,百余位专家聚力,共话糖尿病领域的前沿进展、谱写糖尿病规范诊疗的精彩华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母义明教授在致辞时提到,糖尿病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糖尿病的知晓率、诊断率、控制率,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业内同道的努力。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无论是糖尿病的治疗理念,还是新技术、新药物的介绍,无一不体现“创新”,相信在这些“创新”的推动下,必将开辟糖尿病诊疗新格局。...

【综述】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综览

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14(8) : 845-849作者:徐玲玲 林紫薇 曲伸通信作者:曲伸 Email:qushencn@hotmail.com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老年T2DM患者具有低血糖风险高、并发症及合并症多、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在制定降糖目标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充分权衡治疗方案的获益风险比。基于优异的安全性,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是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和(或)共识推荐的老年T2DM一线降糖药物之一。该文围绕老年T2DM临床管理的多个方面,结合DPP-4i治疗老年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对DPP-4i用于老年T2DM患者的低血糖风险、长期心肾安全性进行了全面剖析,并探讨了DPP-4i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经验。针对DPP-4i与老年患者常用降糖药物、并发症或合并疾病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进行了简单探讨,并梳理了纳入老年患者的一些新型DPP-4i的在研研究情况,以期为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循证参考。...

内分泌空间 2023-02-03

酒后意识不清,别只想到醉酒!

临床实例张先生是我的一位老糖患,前不久去外地参加老同学聚会,当时因为迟到了被当众罚酒三杯,菜没吃上几口,又开始挨个敬酒,一圈下来就开始脸色煞白、直冒冷汗,被同学扶到酒店房间躺下。等大家结束聚餐回来后,发现张先生满脸虚汗、呼之不应,立即送医院后才得知,是因为空腹喝酒导致了严重低血糖。说到低血糖,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发生于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常见原因有: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使用过量、用药后没及时进餐或进食量太少、活动量过大等等,其它少见原因有胰岛 β 细胞瘤、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慢性肝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等。...

我被我的助手坑了 | 妇产科日志

笑不出来医学悲剧。凌晨 2 点时小哔哔响了,让我去查看一位已经失去意识的妇科住院病人。我提醒护士,大多数人在凌晨两点时都是没有意识的,但她仍坚持情况紧急,让我马上出诊。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是 14 分,真算不上“没有意识”,但她确实有点儿晕头晕脑,显然是低血糖了。一名护士闲逛似的出发去隔壁病房寻找血糖监测仪。我对自己的诊断很有信心,于是决定不再等了,让他们把放在病房冰箱里专门用来应付这种情况的橙汁拿来。...

医学界妇产 2019-09-10

控糖8大误区,都是糖友常犯的,看完吓一跳!

血糖控制与我们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然而很多糖友有一些“想当然”的想法,这些都不利于血糖控制。下面总结8个误区,看看你有没有。@图片来源 摄图网\ 误区1 / 不吃主食,多吃肉菜 很多糖友认为主食容易升高血糖,于是就干脆少吃饭,甚至不吃饭,大量吃肉菜,这样血糖不高,还能顶饿。但实际上这样做危害大。人体需要三大能量营养物质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我们说的主食(如米饭、馒头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医脉通内分泌科 2023-01-14

静脉胰岛素何时用?如何用?怎么调?

一般来讲,常规(短效)胰岛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注胰岛素剂型,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只能用于皮下注射,不能用于静脉输注。「可查看同是胰岛素,为什么超短效、短效胰岛素可以静脉给药?」根据《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危重症患者静脉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指南》推荐,以下人群需要或推荐应用静脉输注胰岛素:围术期血糖不稳定患者(尤其是术后禁食期间);重大创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危重症糖尿病患者。...

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前先间隔 4 h?这些药与「抗菌药物」联用时需注意!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感染的重要武器,但许多药物会和抗菌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进而可能影响患者预后,下面举几个代表性的例子:一:含益生菌类药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与抗菌药物联用时需间隔至少 2 个小时,因为后者可能杀死前者所含益生菌,导致前者失效。二:乙酰半胱氨酸该药可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这些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不宜同时合用,必要时可间隔 4 小时交替使用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