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通的颅脑损伤称为开放性脑损伤。 开放性脑外伤(patent cerebral trauma)是指外伤造成的头皮、颅骨、硬膜和脑组织均向外界开放的创伤。可存在失血性休克、易招致颅内感染,须清创、修复硬脑膜使之成为闭合性脑外伤。其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与闭合性脑损伤无明显区别。开放性脑外伤分为: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外伤和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后者除有非火器所致开放性脑损伤的特点外,尚有弹片或弹头所形成的伤道。
1.意识障碍:初期多有昏迷,但也时不出现昏迷,部分伤员尚可出现精神障碍。2.生命体征:重型伤员,多数伤后立即出现呼吸、脉搏、血压变化。3.眼部征象:可出现瞳孔散大、缩小或时大时小。4.运动、感觉与反射障碍:取决于具体伤情。5.颅内压增高:6.颅内压增高引起,也应注意颅颈部伤的可能。【相关症状】颅内压增高。 感染,少数因感染所致。 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
【病因】平时以非火器伤为多见,如刀、斧砍伤等,战时由各种火器造成。
要迅速明确颅脑伤性质和有无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强调头颅X线检查。对疑有颅内感染者,可进行腰穿和脑脊液检查。对脑伤后存在的并发症尚可按具体情况选择诊断方法,包括脑超声波检查、脑血管造影、CT和MR脑扫描等检查。
应与脑震荡等相鉴别,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不难鉴别。
1.急救: 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为此病人宜取侧俯卧位。2)迅速包扎头部和其他部位伤口,减少出血,保护脑组织以免污染和增加损伤。3)防止休克。4)紧急处理危及生命的颅内血肿。5)应用抗菌素(头孢噻啶,先锋霉素 Ⅴ,氧氟沙星,甲哨唑),并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2.颅脑清创:颅脑火器伤不论是穿透伤或非穿透伤,原则上均应早期彻底清创。3.特殊类型伤的处理:(1)静脉窦损伤:术前充分准备,备血至少2000~3000ml,尽可能修复,可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吻合,处理确有困难,且有出血致死危险时,不得已才结扎。(2)颅面伤:其主要并发症是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临床无急需手术指征者,应严密观察病情。(3)脑室伤:伤情多较重,清创时应清除脑室内血块,摘除移动的金属异物,反复以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脑室持续引流。
1、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典型症状: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压迫颈动脉杂音减弱或消失;眼球运动障碍;球结合膜水肿、充血。2、外伤性动脉性鼻出血:鼻出血。3、脑膨出:一般可分早期脑膨出(一周内)和晚期脑膨出(一周以上)。4、脑脓肿:是脑穿透伤常见并发症和后期死亡原因之一。早期彻底清创是预防脑脓肿,脑疤痕和脑萎缩等引起。临床以局限性发作为主,亦可呈大发作。6、颅骨缺损:开放性颅脑伤清创术或闭合性颅骨缺损。临床可有头晕、颅脑损伤综合征。病人主诉经常有头昏、头痛、恶心、厌食、疲劳、易激动、耳鸣、多汗、心悸、记忆力减退、精神萎糜、失眠、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情绪状态有一定关系,病人主诉常多于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预后】1 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事发突然,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采取急救措施,动态监测意识、瞳孔、血压等的同时,主动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整体救治水平,保障此类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放性脑损伤可以直接看到创口,脑脊液及脑组织从伤口溢出,或脑组织从硬脑膜和颅骨缺损处向外膨出,易于诊断,但对于颅内损伤的情况及有无继发血肿、异物或感染灶有赖于辅助检查。 二、x线平片检查了解颅骨骨折情况,凹陷深度、碎骨片分布。 三、CT检查了解损伤部位和范围,异物和碎骨片位置,有无继发血肿、脑水肿、脑积水、脑穿通畸形。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异物已清除,无继发出血。硬脑膜破损已修复,无脑脊液漏,无脑脊液漏,但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癫痫、脑室穿通畸形等后遗症。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 | 液体疗法 | 神经系统 | 颅脑损伤 | 惊厥 | 心悸 | 出血 | 心悸 | 发热 | 休克 | 头痛 | 水肿 | 昏迷
| 反应迟钝 |高颅压综合征 |脑沟变宽 |脑膜刺激征 |脑脓肿 |皮肤变薄、发亮 |伤口愈合发痒 |小头 |中枢性发热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