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 ( chromoblastomycosis )
别名: 着色芽生菌病;黄色酿母菌病;着色霉菌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由一组暗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出现棕色分隔厚壁孢子为特征的慢性、局限性 皮肤和 皮下组织 感染,偶见播散。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是指由一组暗色真菌所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与外伤有关。近年来,着色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致病菌主要包括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rionii)、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紧密着色霉(Fonsecaea compacta)、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等。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足由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感染。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依据 展开
13 相关药品 展开
14 相关检查 展开
15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