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 ( interstitial cystitis )
别名: 间质性膀胱炎;cystic submucous fibrosis;Hunner’s溃疡;膀胱黏膜下纤维化;Hunner病
解释 收起

概述: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又称Hunner?s溃疡,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特殊类型的 慢性膀胱炎,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表现为痛性膀胱疾病,症状多持续1年以上。病变累及膀胱全层,黏膜 肿胀、充血并可发生裂隙或溃疡,溃疡常位于膀胱前壁和顶部。病期多在3v5年,典型表现为疾病开始快速发展,以后很快稳定下来,既使没有进行治疗,也无明显恶化的表现。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指无明确原因的一种膀胱壁炎症状态,表现为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及耻骨上区疼痛和慢性盆腔疼痛,同时尿中检测不到细菌存在。I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主要发生于30~50岁白种女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9~12。在有慢性骨盆疼痛症状的妇女中,IC的患病率高达38%。
    追溯历史,1887年Skene首先用IC描述膀胱内的一种炎症,“它损伤了部分或全部的膀胱黏膜,甚至侵犯到了膀胱的肌层”。1915年,Hunner最先报告一组8例妇女具有17年的耻骨上区疼痛、尿频、尿急症状,他所描述的膀胱壁上出血区后来称为Hunner溃疡,故IC又称Hunner病。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流行病学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辅助检查 展开
6 诊断要点 展开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8 预防 展开
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10 并发症 展开
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
12 诊断标准 展开
13 诊断依据 展开
14 相关课件 展开
15 相关药品 展开
16 相关症状 展开
17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